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为孩子做“早教”了吗?

(2010-11-23 09:28:27)
标签:

育儿

早期教育

早教

身心发展

亲子游戏

分类: 早期教育

 

   我们每天都在为孩子做早教,却全然不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需不需要给孩子做早教,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有的家长甚至一听到“早教”就谈虎色变:“我觉得我的孩子不用教,为什么要给他做早教?!搞那么累干嘛?”很明显,当家长这样说的时候,有的是担心会给孩子增加负担,有的是担心有额外的财务支出,有的是担心会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如果多一些这样的家长倒也是好事,最起码,他们是以孩子轻松快乐成长为目标的。可事实上又常常事与愿违,这类家长多数时候都会因为误读孩子的行为(爱吃手、爱扔东西、吃饭到处跑等等)而让孩子不快乐;他们还会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发展关键期而耽误了孩子;诸如此类原因,其实是大家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发式早期教育跟科学式早期教育混为一谈,大部分情况是误把早期教育当作知识教育,把大脑潜能开发当作记忆力训练、认字训练、背唐诗训练了。

    “早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人在童年早期接受的教育。早期教育可以专业,也可以不专业;实施早期教育的方法可以学习,也可以不用学习;当你想学习如何为孩子做早教的时候,就需要在早期教育前加上定语“科学式”;当你觉得不需要学习,自己也可做得很好时,就不需要管早期教育前面有无什么定语,你自己用自发性、随意性的方法,已经为你的早期教育定性了。

    比如:从人文环境的角度,一个性格乐观的爸爸,抱着婴儿跟她逗笑:“宝贝,笑一笑,我是爸爸!”就是这一刻,孩子就是在接受着乐观的、多语言的早期教育了。而一个严肃内向的爸爸抱着婴儿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亲亲,在婴儿被亲的这一刻,就是在接受着被爱抚、少语言的早期教育了。

当成人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时,孩子接受的就是好斗的早期教育;当你当着孩子的面挑剔这指点那的时候,孩子接受的就是挑剔的早期教育……显然,接受好斗、挑剔、刻板早期教育的孩子,学会的就是这些东西。相反,当你包容地对待家人和他人时,孩子就学习到了包容……以此类推,我们为孩子准备了什么早期教育的模式,孩子就学习到这种模式。

再从物理环境的角度讲,如果是家境贫寒的家庭,婴儿可能就会接受到省吃俭用的教育;家境富裕的家庭,婴儿可能从小接受的就是优越感的教育;所以,不管你是哪种情况,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你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在接受你对他实施的、独特的、唯一的早期教育!所以,当有人问:“你为孩子做早教了吗?”回答应是肯定的,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在接受着父母和家庭为他准备的、独家的、自发式“早教”啊!

    自发式早期教育VS科学式早期教育

     自发式早期教育就是个人依照自己的意愿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自发性、随意性地针对0~6岁的婴幼儿实施的一系列训练的活动总称。前面已经说过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在接受着各自家庭的早期教育了,只是家庭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不同,而接受的方式不同罢了。人文环境就是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风俗习惯等;物理环境就是指的家居环境和居住区外环境。

而科学式早期教育强调的是科学性和系统性,它指的是施教者(家长、老师)对0~6岁的婴幼儿科学地、有目的地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亲子游戏的形式,实施的包括运动、语言、音乐、艺术、生活、自然观察等一系列正确地训练活动的总称。科学式强调的是科学,突出的是正确的方法,科学的东西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实施,才能事半功倍!如若有科学的依据却不懂得实施正确的方法,则同样功亏一篑。

从上面的诠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亲子游戏、系列训练。

    做遵循婴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事,不做有悖于规律的事。

    科学式早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并遵循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做适合婴儿发展的事,而现如今那些采用拔高教育和记忆训练的早教课程,既违背了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也误导了众多的家长——误把孩子能背多少诗、能认多少字这种记忆的训练当成了科学式的早期教育。一切有悖于规律的行为最终都将不攻自破,一切打破规律的教育最终都无法立足!

 

    对婴儿而言游戏了就学习了,可学习了却未必游戏了。

    游戏是婴儿最快乐的学习方法,生活是婴儿最好的学习形式。所以,第二关键词是亲子游戏。孩子是通过游戏来训练的,通过不同游戏来积累不同的经验,因为在孩子眼里什么事物都是新奇的,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玩的,因为玩就是他们的天性,在他们的眼里,什么都是可以玩的,什么都可以当玩具,卫生纸、马桶盖、抽屉、大米、饮水机、门……甚至成人,这一切都是他们游戏的对象……而在孩子的游戏中,家长能适时、适宜地参与并给予引导,孩子在游戏时就能收获智慧。专家指出,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些让孩子玩乐的活动,包括一些具体的游戏项目,看似盲目、自发、随意,其实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思考,有很深的教育学原理和很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游戏了,孩子就快乐了,快乐的孩子是自信的,自信的孩子是无所不能的!因为“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一本书可以教会一万、十万甚至更多的家长,却无法教会、教好一个孩子!

     由于早期教育之根就是教家长育孩子。教会家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培育、养育孩子。因此我认为,一本书可以教会一万、十万甚至更多的家长,却无法用它完全教会、教好一个孩子!原因是:每个婴幼儿在不同阶段确实会出现一些普遍的身体、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每个婴幼儿其个体本身却具有独特性;书本的知识可以改善人们育儿的观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家长却不可以往自己孩子身上生搬硬套,家长需要自己先消化书本知识,找到产生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早教方法。合乎自身的经验才能使育儿的技能得到真正地改进。因此,书是参考资料,不是行动准则!而这本参考资料究竟能创造多大的实用价值?究竟能有多大的使用价值,完全取决于你是否能合理地运用!

   其实,做不做早教根本不应该是引起争议的话题,因为你每天都在做,而要不要为孩子做科学系统的早教才是大家要思考的。如果决定要,那我真诚地邀请你给自己一个空间和时间来系统地学习一套简单易行的育儿技能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