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后行 2 - “以无法为有法 以有限为无限”

标签:
育儿教育创造力右脑杂谈 |
分类: 观点 |
2 家长
如果您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发展,那就要为此付出很多精力,智力和体力。教育是漫长持久的过程,不能心血来潮的时候抓一抓,当失去耐心的时候就找各种借口听之任之。您想让您的孩子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能力,首先您要具有同样的品质和能力,至少是要有这个意识。
家长在幼儿的心目中就是TA的整个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乐趣,智慧和爱,TA就会被这些因素影响和塑造。早期教育的核心不是早教机构,幼儿园,学校,老师,甚至不是祖父母,而是家庭环境和父母。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儿童成长的决定性角色。所以不要把责任推给其他的因素。父母是最能伤害,也同时最能引导和呵护孩子创造力发展的人。孩子的大脑,眼睛,双手,耳朵等等和这个世界产生关联的功能都要靠家长去解放,而不是扼杀。
有些家长可能对孩子很用心,也很在意孩子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反而急功近利,或抓不住孩子教育的重点,而适得其反。所以除了对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更要有方法。
3 方法
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儿童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特点。而早期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科学证明,0-6岁是儿童心理结构,性格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儿童对视觉,声音,语言等能力的敏感期大多在这个时期出现。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像火箭升空一样,开始要靠推动力去推动孩子的发展,当良好的习惯养成后,孩子就自己自觉的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反而那时候家长就不用过多的操心了。
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思维习惯。而方法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孩子每天睁开眼睛,到晚上再次进入梦乡,时时刻刻都是开发TA创造力的机会,只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幼儿的生活中,吃喝拉撒占的比重很大,游戏和认知是其他的重要内容。幼儿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的增加,会不停提出问题,显示出自己好奇心,和动手尝试的欲望。这些都是绝好的机会去开发他们的右脑思维和直接经验。家长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如何设计一个环境,如何借助各种生活细节来引导是很有学问的。基本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种方法:
环境法:为孩子设计布置并带入有助于开发创造力环境的方法,环境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重要元素.
语言法:在和孩子的对话或回答孩子的提问中开发和引导创造力的方法.
游戏法:在游戏中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
艺术解读法:通过跟孩子一起对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的解读来开发孩子右脑思维的方法。
实践法:捕捉生活中的机会,对“右脑思维+直接经验=创造力”的公式的实践方法。
综合法:孩子的创造力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我么所说的右脑思维和直接经验,好奇心,专注力,责任心,动手能力等等都直接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综合法就是针对性的培养构成影响孩子创造力方面
催眠法:就是在孩子有适当的表现得时候,及时地鼓励,并人为地创造TA能力上的优越感,从而获得更大的兴趣和自信的方法.
工具法:如何选择和使用工具对开发孩子的创造力也是至关重要重要的,这是对家长的创造力的考验.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工具不但能事半功倍,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针对不同的孩子和情况,方法也可灵活自由组合。
待续...
用心的父母会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更深入的引导,这个孩子喜欢恐龙,妈妈没有让他的兴趣只停留在卡通片,图书和塑料玩具的阶段,而是找到更有助于孩子深入地对一个事物探究的习惯养成的机会。模拟恐龙化石的发掘,自己动手,最后再建成自己的“恐龙博物馆”供人参观。这个过程不但更提高了孩子的兴趣,还对专注力,手眼协调力,科学认知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不怪有人说,每个优秀的孩子后面一定有一个“疯狂”的家长。
阅读的习惯一定要早早养成,阅读早的孩子往往在今后的学习中体现出很主动的学习兴趣,孩子的知识面也会很广,这对右脑思维是必须的信息储备,没有储备如何发散和跳跃呢。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很有学问的,以后我会跟大家慢慢分享。但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读书,一旦他们形成了阅读或识字是痛苦的经历时,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都是不利的心理障碍。孩子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
大自然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它是孩子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激发者,是获取直接经验无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