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困境:每个人的能力圈都是有限的

看到一个资料:从2009 年到202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市场价值增长是260%,而同期标普 500 全收益的涨幅是434%。 分析
说:原因就在于金融危机以后最近的十年多时间里,美股市场表现最好的是科技股、医药股,而金融和必需消费则落在了后面。
这篇文章还分析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行业:
1950年底,美股市值最大的10个公司分别是:
美国电话电报、通用汽车、杜邦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联合碳化公司、通用电气、加州标准石油、西尔斯罗巴克、德士古公司、美国钢铁。
7个是周期股。 1990年底,美股市值最大的10个公司是:
IBM、埃克森美孚石油、通用电气、高特利集团、施贵宝、默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可口可乐、宝洁、南方贝尔。
消费板块市值占比最大。 2020年底美股市值最大的 10
个公司是: 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脸书、特斯拉、伯克希尔哈撒韦、维萨
VISA、强生、沃尔玛。 基本是科技股的天下了。
同时,还举出中国的例子:
===========================================
我的观点是:
第一,只要是截取时间,都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也许是从低估到高估,或者从高估到低估。
合理的方式是:
分拆后,看这个阶段,股价的增长,估值提升的部分是多少,价值提升的部分是多少。
比如中概股,如果统计到20年,那么,涨幅巨大。但如果统计到22年,南柯一梦。
第二,一切统计都是有意义的。
这两张图表,还是让人了解了历史。
投资最大的问题,如果你的能力圈内的股票,长期低迷,怎么办?
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其实都是有限的。
而且,很多行业的发展,是未知的(运气的)。某个时期,美国可口可乐的大发展是美国全球化的成功。同样,美国某个时期,鞋子和纺织行业的问题,是因为全球化。利率,油价,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也许,行业的发展也许,也是有运气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