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两个逻辑

(一)
1、1987年“黑色星期一”,巴菲特在公司市值仅有34亿美元时,斥资10亿美元买入可口可乐。
2、在2000年科技泡沫时,巴菲特强势入股穆迪成为其最大股东。
3、1990年美国银行业股价大幅下滑,巴菲特大举买入富国银行。
4、2011年,美国银行股价几乎腰斩,巴菲特又重仓美国银行。
巴菲特的这些买入,使得其在股市低迷的时候获得很好的回报,总结起来,有几点:
1、有足够的现金,在市场极低的时候买入。
2、有看好的公司
3、看好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巴菲特买美国银行,是以优先股的形式。
所以有人说巴菲特这次股市还没有买入,我认为,很大程度,它喜欢优先股这种更合算的方式。
(二)
我比较兴趣的是行业,这四五十年来,巴菲特的第一重仓,是金融股;第二重仓,是消费股。最近几年,买了苹果,因为卖得非常多,使得这三者的比例接近平衡。
巴菲特愿意长期持有金融股,至少说明,这是一个不错的赛道。
我想巴菲特买金融股,一是有很多公司可以挑选;二是分红高;三是长期来说,ROE不错。
前一篇:金融股的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