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行,三季度新华太保业绩平淡

先说个题外话。关于相互宝。
1、支付宝是个销售平台,相互宝是个产品。
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有很多,目前最核心的渠道是代理人渠道。长期借助的是银行渠道。
银行渠道过去这些年,销售了10万亿的产品。销售人群至少5万亿。
新媒体渠道主要有电销和网络销售,平安寿险新媒体渠道已经持续高速增长好多年了。优势非常明显。
支付宝作为新的渠道入口,丰富了保险销售的渠道。
相互宝作为一种比较新的产品,也丰富了保险的产品内容。
但相互保的功能非常简单,就是给极小概率发生的事情以保障。40岁以前大病是极小概率。这就相当于去短期旅游,买个2-20块钱的意外险一样,很有意义。但意义有多大,对比一下一年3000块的车险,你就知道300块的相互宝的价值。
(一)股市不佳,太保表现优秀,新华符合预期

与此相对的,是三季度,太保净资产增长了三个点,表现优秀。(新华仅1.4%)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并没有受到影响。三季度,年化净值增长率
为 4.8%,净值增长率,是太保真实的投资收益。
(二)市场不佳,新华太保表现不上不下
业务上,报表披露信息太少,很难判断。销售的产品不同,无法对比。三季度新华和太保花大力气销售的健康险。健康险保额少,但利润率高。1个亿的健康险的新业务价值,可以等同于4-5个亿的理财险。此外,新华大力销售了短期的附加险。新华18年的目标,就是主打健康险和附加险,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执行力还是可以的。三季度,新华和太保都用了吃奶的力气去销售,主要表现就是手续费和佣金大增。
一个方面看,保险公司倾注更多的资源,但收益相同甚至略少,这意味着效率的下降。但大背景是18年处于利率,产品,去年高基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只能说两家公司表现得不上不下。
(三)内含价值维持高增
虽然18年,保险公司的负债和投资端,都非常不理想。但基于【新业务价值的高基数】,新华和太保18年的内含价值正常,都会有15以上的增长。中国人寿也有10以上的增长
保险公司都显著低估。
内含价值15-20的增长,对应的是1.5-2EV的估值。考虑到新华总体上的平庸,尤其是代理人渠道上执行不到位,所以,1.5EV的估值是合理的。太保寿险总体非常优秀,目前新业务价值基数非常高,同时分红上非常给力,但考虑太保产险的问题,所以,平均给太保1.5EV
.
后一篇:我对各保险公司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