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

未来一段,文章会切换到另外一种写给自己看的风格中去。
同时,中报过了,下一次集中讨论股市和手上的股票,应该是在三季报的时候。这个阶段,大概有两个月,计划准备两天一本书的速度奔跑向前:
95%的人都有赌徒心理,不适合自己投资。
根据统计,很多心存妄念(所谓妄念,就是认为自己很容易能做到年百分15)。这些人会把钱折腾光,即使折腾不光,美国散户们四十年的整体回报只有120%左右,年均2%,还不如存银行。(股市上的真实回报大约是20倍,每年百分8的回报)
还有一篇万维纲的文章,介绍一本书,有些观点和我以前讨论的内容是一样的,但他的介绍更具体深入,如下:
*
*
*
把决策和结果分开
科学决策的下一个境界是把决策水平和运气分开。假设摆在你面前有两个选项。选
扑克选手能做的是选赢钱概率大的选项。至于结果没成功,那只是运气问题。头脑清醒的人必须能区分决策和运气。
杜克在给CEO们讲课的时候经常搞个小调查。她说你们所做过的所有决策中,最好的一个是什么,最坏的一个是什么?结果收到的答案高度一致:最好的决策其实都是最好的结果,最坏的决策其实都是最坏的结果。这些CEO,分不清决策水平和决策的结果之间的差别。
比如有一个CEO说,我们公司最差的一个决策是解雇了一位高级领导。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找他的替代者,结果换了两个人都不如他,我们非常后悔。
杜克就问他当初是如何做出这个决策的。CEO说那位领导虽然业务水平很高,但是领导力不行。我跟他多次沟通,还专门给他聘请了一位领导力教练。可是几个月之后他的领导力水平还是没有提高,而且还把教练给解雇了。最后我判断,以公司的实力完全可以吸引到更高水平的人来担任这个职位,所以做出了解雇的决策。
杜克说你这个决策过程没有什么大毛病啊。很可能后来没找到好的替代者只是运气问题。
人们总是事后诸葛亮,认为如果结果不好,当初肯定可以有更好的决策
扑克选手把这种情况叫“结果论(resulting)”。扑克要打很多很多把,你在乎的是一个能够以大概率赢钱的科学决策系统,而不是某一把的输赢。这就好像开赌场一样,你想要的是长期积累下来赢钱。如果因为这把输了就随意改动决策系统,这就是结果论,你就等于没系统。
普通人关注结果,高手关注系统。这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功。
杜克曾经担任过业余选手比赛的评论员。有一次她告诉现场观众,说当前这个局面,A选手赢的概率是76%,B选手赢的概率是24%。结果是最后B选手赢了。
当时就有个观众说你预测错了。杜克回答说这不是预测错了
你必须得能区分什么叫运气不好,什么叫决策错误。
-----------------------------------
最后用芒格的话收尾吧:
后一篇:从棉花糖实验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