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投资中的操作思路
(2018-01-03 18:43:05)(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在投资上这个缺点特别的明显。先谈谈过去错过的大计划。
第一个计划,是08年,做过一个封基的投资计划。计划列出来,没有行动。09年,发现按照这个计划就翻倍了。第二个计划,是几年前,当时想平安买入1万股,每股涨100块,就是100万。(除权后算)这个计划也没去做,上个月刚好涨了100块。如果严格执行。
第三个计划,15年,当时说3年会翻倍,结果也没有执行。(执行是翻2倍)
这些计划,应该在原先的博客上都找得到。说起来伤心。
以上说明我的计划能力不错,但执行力很差。或者说比做更过瘾。
去年的执行力很好。就不说了。
(二)
今年的计划上个月说了,就不重复。
一年的时间线并不短,我梳理了一下几个可能操作的地方。说技巧有点大,说手痒其实也未必。就谈谈自己的“原则”吧。
1、关于AH置换
这是一个最有操作价值的点。平安AH置换,每年增加10-15个点的收益,原先提到太多次,现在不提。谈谈贪心的地方。
太保AH置换。太保历史上有几次H比A价格更高。新华H涨百分40才是A的价格。
这里就会产生置换的机会。如何把握这个同股同权下的波动机会(未必要等到H比A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动态平衡
有几只股票,也就会产生相对价格的变化。
比如股票A,涨了百分30;股票B,不涨。那么,原先A和B是1:1,那么,还想保持1:1的配置,那么,就会卖出部分涨的股票,买入不涨的。
这样置换,前提是,你认为股票A和股票B原先的比价是1:1。
3、大跌后买入
长线看好的公司,最合适的买入点。就是大跌之后,比如跌破30天线,跌破60天线,跌得越难看,说明价格越低。上个月买入新华H,50港币左右。就是因为它很难看。所以就有机会。还有去年三季报后的太平,从25跌到21,当时直接把太平从仓位百分20调高到百分40,涨会25左右,再降会回百分20。
买的前提,是你高度确定这家公司的价值。
总之,执行计划是第一的。因为买入的时候,你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操作是增强收益的办法。增强收益,比如AH互换,利用两个市场的波动赚钱。这至少比分红收益来得高太多了。要高度重视。
前一篇:保险估值持续向上,是历史的必然
后一篇:盛宴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