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一年多了,想想牛市刚过的时候,一些思路都是对的,但今年的投资却做得不好。所以最近老是想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从大的方向来说,有些目标还是达到了:比如投资花的时间精力,投资股票占资产的比例。
(一)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任何可复制的经验,一旦证明有效,意味着可以一用再用,是持续下蛋的金子。
去年的思路,再次证明了:折价为王
15年,认为投资的机会在H股。而且也重仓了H股指数基金,以及一篮子H股的股票。
今年,A股跌了百分10,H股涨了百分10。这就是折价的威力。
这一年来,平安A从折价到溢价到折价,即便股票不涨,吃折价也会有近20的收益。
此外,去年找的一篮子折价低的股票,比如广汽H股,比如紫金矿业,前者翻倍,后者也涨了百分20,。如果假设货币的因素,会有更高的收益。
(二)
今年最遗憾的是中海油H股。
当时买入的背景是:油价已经跌了数年,在油价大幅跌破40后,36左右分批买入,长期持有赚钱不难。第一笔买入7元多点,没跌百分10买入一次,甚至加仓买入。如果按照这个计划,那么买入的成本在5.5左右。
当时买入的逻辑是:即便油价跌破30,也会涨会50。
30也跌破过,50现在也涨到了。
而且后来也重仓了。
但没赚到钱。
(三)
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在太过轻易放弃配置集中持股
中海油不赚钱的时候,看到中国太平跌得更多,就全部换中国太平了。
而今年,中国太平表现最差。
所以,同样看好的股票,至少要在两者价差达到百分30才换。当然,价差达到百分50更好。
但价差只有5-10个点。换了就小看股市的波动中的无序性了。
(四)
今年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大多时候,买蓝筹不如买指数基金,除非有非常大的把握。
比如中国平安这样的企业。知道它必然大幅超过大多蓝筹。
指数基金长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更少的投入时间精力。
H股下跌的那段时间,拿指数基金一点压力都没有。
但持有H股的人,压力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此外,投资股票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关注公司。但指数基金可以天然呆
指数基金,一样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在熊市依旧暴跌的时候买入
(五)
当然,目前摇新制度,还是持有股票合算得多。
毕竟,即便每年百分5的增加回报。这份奖励,都比银行理财高了
(六)
早上突然想到一件事。媒体和私募基金经常都非常无耻,比如说去年股市表现得非常差,所以巴拉巴拉。。。。。但实际上,2015年,上证涨了百分9.4%,中国创业板指数更是以84.41%的涨幅笑傲全球
所以,说去年股灾啊什么的都是言过其词。
估计是很多私募赌博赌输后的借口。
中国股市这么多年以来
回报其实一直不错
(七)
今年居民再次把资产配置在楼市中
但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
目前政策遏制楼市
股市总是有机会的
所以上证指数理当乐观
可以找稳健的股票长期重仓
前一篇:不谈房子了,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