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平安中报出来,没太多好说的,新业务价值增速42.3%,主要得益于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最大的亮点电销,电销的利润率很好,同时平安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同时发展良好的状态。
投资收益上,净投资收益5.7,是中国平安长期资产配置的结果。这样做,一方面收益中枢较高,另外一方面,股市中配置以分红股为主,同时也有较高比例的其他投资。存银行买债券目前占比在略微超百分60,债券中,也不再以国债为主。无疑,前几年保险公司投资的新的管理,大幅提升了保险公司中长期的投资收益。
(二)
保险公司的三种投资收益,净投资收益主要看各种利息收益;总投资收益是用来算当期利润的,浮盈浮亏在帐上变动;综合投资收益相当于结算当期的盈亏,所以也可以当作真实投资收益。
16年中,平安寿险的真实投资收益按照招商香港的测算,只有3.4个点。
高配置高杠杆下,股市的波动对保险公司当期的投资来说,可谓上天入地。去年同期是牛市,上半年股指跌了十几个点,所以,两者账目上会有五六百亿的差距。所以保险公司,尤其是纯寿险公司,看每股收益毫无意义,因为这不代表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
长期来说,股市的投资收益假设是每年7个点(国内由于真实通胀较高,会更高些)。
(三)
平安业绩增幅近20个点,原因很多。其中一笔95亿的出售,主要是互联网金融的功劳。平安长期有很多布局和投资,因此,这笔收入虽然是一次性的,但另外一个角度,也许平安有很多一次性的收入在后面。陆金所目前估值1000亿,平安好医生估值200亿,还有原先的1号店暴利出局,已经众安保险的估值一增再增……
此外,还有准备金提取的问题也值得讨论。15年中期,中国平安在牛市赚得盆满钵满之余,调低折现率假设中的税收和流动性溢价,导致提取准备金增加,从而减少税前利润124亿元。(但其他险企并没有这么做,一次,15年中期平安的基数相比来说是较低的)
(四)
偿付能力上,由于偿二代有利于大险企,所以平安的资本非常充足。
此外,平安银行的优先股,平安证券要在香港上市,平安互联网金融股的开始造血。平安的融资饥渴不能说彻底消失,至少也大为改观。顺便提一下,平安明年深圳的大楼,估计就可以开始收租金了,我的预期是一年几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