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一)
趋势投资者,喜欢将券商和保险当做杠杆基来使用,在以公司价值作为投资基础的人看来,这是危险的事情。
15年,牛市整整持续了近半年,但绝大多数券商股上半年走势萎靡不振,熊市一来,直接杀下18层地狱。如果说胆子粗的人玩分级杠杆B,亏损了百分50。那么,在牛市中拿券商股当杠杆的投资者,结局也没什么不同,无非是一个一天被打爆;一个是一天一刀的往下割,有出逃的机会。
(二)
保险股有杠杆的特性,可以被投机者利用,但也可以被投资者利用。双杀的时候买入,双击的时候卖出,这样利用杠杆的特性,我认为是投资者可以利用的,顺悲观之势买入,顺乐观的情景卖出。而不是认为市场会疯狂然后买入,认为市场底部未到,顺势卖出。
(三)
别人恐惧的时候买入,别人疯狂的时候卖出。这句话知易行难,因为少了一个标准,什么样的悲观才是悲观,创业板4000点跌到2000点,是不是悲观了?中石油从48元跌到20元,是不是悲观了?十次市场的悲观只有一次是有买入的价值,08年的十八层地狱地狱,只有最后几层有买入的价值,而且还不是所有股票都到了地下。
(四)
保险公司的另外一个特性,就是一张保单往往持续10年,甚至30年。因此,要跨越利率周期,跨越牛熊周期,来判断保险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谈双击双杀,再谈疯狂恐惧。
(五)保险公司投资假设是客观的
14-15年,我们可以更客观的看待保险公司。具体来说,有三方面可以得到确定:
1、投资假设:保险公司过去几年的精算假设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3000点跌到2000点说,保险公司的投资假设太乐观。
2010-2014,股市0增长,但平安寿险的ROE高达到34%(分红回拨,账面浮赢浮亏也考虑进来)。同时,10年初的一年期利息是2.25,14年底,也差不多。
这样,抛开保险公司杠杆特性后,我们说,平安寿险的盈利能力非常强悍,就有基础了。因此,当有人在股市从3000点的时候说,保险公司盈利能力不佳的时候,或者在14年平安人寿净资产飙升百分90的时候,你都知道他们谈的是杠杆,而非公司的盈利能力。

14年,平安寿险的内含价值增加了32.6%,但未来5-10年里,我们对平安寿险的内含价值增加也就是20左右。而对整个集团的内含价值的增长,也就是15-20。如果保守些,直接就是认为未来5年,内含价值年增长百分15。
把时间再拉长,结果还是一样:
(六)保险公司的权益类投资能力
15年,股市上冲然后回头,又回到年初的起点。虽然目前扔未到年底,但可以预测,每家保险公司在这个指数0增长的波动中平均每家收割了一两百亿。
有人认为保险公司投资能力不行,希望他也是收割者而非肉鸟。这样他说起这些话来可能才会有些底气。对于这类投资者,我们还是要考虑到10万亿险资,如果发狠了收割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其实肉鸟太过有限,所以能从中多拿走一两千亿其实也是极好的了。
(七)行业景气度
这个世纪的头十年,保险高速增长。但也被诟病为野蛮增长
因此,11-13年,保险公司经历了艰难的调整。
14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平均增长了百分40。虽然未来难以这样强劲增长,但至少也说明了,保险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巨大。中国的保险公司,无论保险的深度还是密度都远远落后去其它国家地区。
也就是说,保险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保费的短暂回落,但绝不用担心保险的市场饱和的问题。至少,未来十年是没有的。
保险未来的密度和深度:
前一篇:还原市场(一)
后一篇:踏空?套牢?都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