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的融资饥渴

(2014-11-08 22:55:49)

(一)

过去一两年,谈到平安,我一直把平安的融资饥渴,当做是平安的一个特点来谈。从管理层的发言来看,无论是早年马明哲在谈平安众多的子公司发展,都有资本压力,还是这几年平安的高管谈话,说道平安要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支持,都可以预期平安有强烈的持续的融资需求。此外,平安在深发展的前后投入500亿(包括原先的平安银行),是长期关注的人很早就知道的。

 

(二)

平安的持续融资是已知的信息,无需太多关注,更不应该感觉突然。

投资关注的是不确定的信息。因此,很多人一听平安融资就随时受不了,说明他们对企业了解得太少了。

 

(三)

融资有利有弊。当然,从市场来说,不会太喜欢。市场喜欢盘子小的,每一次融资,使得平安的盘子就大了一圈。从价值的角度考虑,融资也是有利有弊,必须具体公司具体分析。就平安而言,平安的融资大体让人满意。平安有两个大的布局,一是综合金融,目前来说,几次融资并购的深发展已经脱胎换骨,甚至有几个领域走在行业前列,实为不易。第二个布局是互联网金融。不说1号店1年10倍的投资回报,就说陆金所,假如陆金所上市,平安这么多年投入在互联网的钱,一次也会数倍的收回。

 

(四)

当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更喜欢的是不融资的企业。但企业有两种,一种企业叫着平安。

平安的模式就是借助融资持续的快速增长。你可以选择不喜欢,也可以选择喜欢。

其实,目前来说,平安还有数百亿次级债的额度;平安还可以有发行优先股的权利;平安的融资工具还非常多,股权融资,只是其中的一种罢了。

金融公司的评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资本是否充足。平安一直未雨绸缪,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好事。至少不会受困于资本限制压住发展的势头,同时更重要的是,碰到系统性问题的时候,比如经济危机,资本充足的公司更容易度过难关。

 

(五)

当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还是希望平安发展慢些,少融资。毕竟,一家公司布局可以看到10年后,但小股东长期持有,还是希望公司能在中国式的市场上,股价稳步上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