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的三大问题

标签:
房产 |
银行的讨论暂时告一个段落。从了解平安的角度,进一步的讨论平安银行,说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两个不同的行业,每一步的深入,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我决定到此为止,把问题留给投资银行股的人去思考和讨论。
平安银行的三大问题,其实也是所有银行的问题。研报一般不想讨论这些敏感的问题,而投资者一般会回避有压力的东西,也大多连问题都没看到。但我认为,如果是投资而非投机,这些问题,都应该要有答案,才能真正开始估值。
持有平安的,毕竟投资的不是银行股,我们只要知道目前的静态估值很低,虽然银行有过去,现在,未来的种种问题,但保险公司持有的银行,长期投资假设也就是7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平安银行,在业内的竞争力持续在增加,也就可以放心。===================================================================
1、2014 年中期末,公司贷款中房地产贷款占比为10.23%,比期初的9.55%有所上升,不良率为0%。在目前房地产景气度下降的情况下,未来,房地产贷款的不良会如何演变?还有地方债也有这个问题。
2、平安银行的非标如果充分拨备,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平安银行的非标占比达到15.8,但拨备计提也低得忽略不计。
127 号文提出非标资产应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审慎计提拨备。一般而言,买入返售类非标中的交易对手是金融机构,拨备计提和风险权重(25%)按同业资产原则执行,而在投资类非标业务中,银行则需承担最终的兜底风险,拨备计提和风险权重(100%)应比照信贷资产执行。根据银监会对贷款五级分类拨备标准的指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的拨备计提比例分别为1%/2%/25%/50%/100%,当前各家银行的投资类非标资产均属于正常类资产,因此1%的拨备率即是符合监管要求的。6 月末,只有北京银行的投资类非标资产拨备率超过1%(1.09%),交行(0.62%)、浦发(0.61%)、兴业(0.39%)列2-4 位,中行、招行、民生、华夏尚未对投资类非标提拨备。(国金证券)
3、平安的不良贷款认定是极度不严格?
“不良贷款余额/90 天以上逾期贷款余额”这一指标来衡量不良贷款认定的严格程度,一般来说,逾期超过90
天的贷款需要被划归不良,但由于还存在其他逾期不超过90
天甚至尚未逾期的不良贷款,因此从理论上讲,这一指标应该大于100%。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加总来看,16
家银行的这一指标从年初的119%下滑至111%,而股份制银行更是从年初的94%进一步下滑至84%,尽管五大行和城商行的平均水平仍在100%以上,但我们认为在当前的资产质量压力下,银行在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上有所放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下图所示显著低于100%的银行,平安的这一指标自1H12 以来持续下降,13 年末已降至50%以下(45%),6
月末更是继续下降至38%的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