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一些数字

1、保险公司的股市投资,非常成功。
2000-2012 年,我国保险业投资回报率的平均值为4.52%,如果剔除2007 年和2008 年的极端值,平均值仅为4.06%。
2、商业养老险巨大的空间
社会养老保障度不断下滑。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已由1997 年的76%下降到2012的44.69%,15 年间下降了31 个百分点。进一步来看,随着养老金领取人数的增加和社会工资上涨率高于领取的养老金调整幅度等因素存在,未来替代率成持续下降态势。
3、高度垄断的保险业
2012 年寿险业CR4 市场份额仍高达64.54%,而财险业CR4 份额更是高达69.79%,寡头垄断格局较为明显。对比银行业和证券业更能说明保险业高度垄断的格局,2012 年银行业CR5(总资产纬度)为44.93%,证券业CR4 份额仅21.24%。
中外合资寿险市场份额仅5%左右,而财险更是因合资企业不得染指交强险导致财险份额长期徘徊在1%附近。保险行业前期投入较大,年均需7-8 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寡头垄断格局不仅在承保端享有更高品牌知名度,而且在投资端更具规模优势。
4、递延税的杠杆推动效应
今年8月初,保监会重申要加快递延税政策的试点。国外专家发现,1%的税率变化会引起养老金产生21%的反向变化,即税收优惠会在宏观层面上促进养老保险规模的发展。因此,递延税一旦实施,必将推动保险业的一轮高速增长。
5、电销寿险内含价值率等于个险致相当
2013 年上半年,平安寿险电销渠道实现规模保费29.82 亿元,同比增长71.3%,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更为关键的是,电销业务内含价值率远高于银保业务,而与个险业务大。
6、另类投资收益远高于存款,国债投资
注1:T0表示利率市场化完成年,T-1表示完成前一年,T1表示完成后第一年,依次类推;
注2:各国(地区)利率市场化进程分别为,法国1965-1985 年,英国1971-1981
年,美国1973-1986年,日本为1977-1994年,韩国为1991-1997年,香港为1994-2001年;
注3:实际存款利率=名义存款利率-CPI
利率是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最重要经济变量之一,它的变动对承保和投资产生诸多影响。由于保险投资90%配置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在利率上升状况下,投资收益上升,进而促进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销售,尽管利率上升会对传统型寿险产生一定抑制,但保险公司受益利率上升的路径较为清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存款利率短期内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通过对部分国家(地区)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及完成后10
年内实际存款利率变化的回溯,我们发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幕到完成期间,实际存款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升,尤其是完成之前的5
年内,处于加速上升状态。而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实际存款利率相对平稳,并显著高于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前。
(以上内容节选自华泰证券的研报,标题是我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