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内涵价值高估了百分15?!

保险的内涵价值,是基于各种假设。其中的净资产代表的是过去,而有效业务价值,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假设稍微保守一点,有效业务价值就会大幅度的缩水。
注:这里的12年每股EV由于当时是预测的。所以少于最终的业绩一点。
国信的逻辑是有道理的:
1、过去11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平均值仅为4.7%,利差溢低于精算假设。评估内含价值时,保险公司使用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区间在5.2%-5.5%。所以调整为4.5的假设。
2、由于营销员投入持续加大,费差溢将逐步转化为费差损。保险营销员增员和留存十分困难,最近两年保险公司纷纷加大投入,但产出效果不明显,保单获取成本上升已成趋势。以平安为例,2005年内含价值的费用及佣金假设仅为保单定价时的70%,2008年上升为85%,目前预计仍有部分费差溢,但未来有可能彻底消失,甚至走向费差损。
国信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1、不同年份的统计,结论会不同。连续三年的熊市后,拉低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因此假设偏悲观。
2、过去11年,有一个比较长的低利率周期。同时保险的投资受到极大的限制。现在已经逐渐放开。
前一篇:保险业:日益白热化的竞争
后一篇:中国人寿创上市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