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招商银行的年报,我听到最多的评论是信息披露充分,一如往昔的优秀。。。。市场最近的不给力是市场错了,总会纠正的。。。。如果拿出几个数据,好像也支持这一的观点。比如衡量银行的资金成本,招行2012年是1.9%,连工商银行这个全国网点遍地的资金成本都是1.99.
再看贷款利率,招行平均6.55%,工行只有6.2%,只有民生因为介入小微贷款,可以提高贷款利率所以7.35%.
即便如此招行的净息差(注意不是净利差。更准确地叫法是NIM净利息收益率是3.03%。。。高于工行(2.65%)和民生银行。中国的银行主要收入就是吸收公众存款,然后放贷收息。而净息差则反映了银行收益能力。表明招行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所以无需放那些高风险贷款就可以更挣钱。招行成了平稳且高效银行,优秀银行之一,甚至是最优秀的银行。
专业人士看的指标更多,风控能力,ROE,ROA,五级不良贷款的占比,杠杆倍数等等。但结论其实和上述观点一致。就是怎么看怎么觉得招行优秀,总盈利能力强,风格稳健,再加上优秀银行及马行长的光环,总之典型的高富帅。唯一诟病的可能是盈利增长慢了,市场不给力那是市场的问题。
要我说,凡是说招行好的,要么是铁杆粉丝,要么是这些粉丝的跟随者。绝大多数人是人云亦云。而某些专业人士更是典型的灯下黑,看招行的年报已经彻底迷失了自己。或者就是懂银行业务,但是不懂企业经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没有看到一个人在评论招行时,提到他的成本。他的确是获得资金成本低,但是拜托,资金成本只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一部分。按照别的行业的盈利能力来比,那就是看企业经营利润率。以下我只列举了招行,工行,民生和兴业四家银行2011,2012年的数据。(公式为经营利润率=税前利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之所以加上计提资产损失准备金,是因为这这才是真实的税前利润。
时间
|
招行
|
工行
|
民生
|
兴业
|
2011
|
57.69%
|
63.85%
|
55.44%
|
61.10%
|
2012
|
57.47%
|
63.77%
|
58.12%
|
66.85%
|
2013Q1
|
62.04%
|
67.94%
|
66.22%
|
69.77%
|
大家就看到了,招行真实盈利能力是不是像净息差表明的那样,3.03%好于工行的2.66%呢?其实恰恰相反,工行的盈利能力远远好于招行。工行的经营利润率比招行高10%,招行的经营利润率从11年到12年实际是下降的(他的ROE其实也是下降的),工行基本呢持平,民生和兴业在大幅提高。从2012年看招行的利润率已经是这四家银行里面最低的了,从13年第一季度更证明如此。
大家知道,中国的银行业主要盈利仍然来自于利息差,即使是中间业务,也都大同小异。所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就是典型的同质化竞争。要想赢得同质化竞争靠的是什么?是行业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不是简单地降低人员工资,控制出差费用等。最有效的办法是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流程以及更有效的业务模式。
银行年报中有一个数据是成本收入比,大家可以看到招行这个指标比大多数银行都要高。可能有人会说,招行这个指标以前也一直很高,为什么几年前,比如07年是发展最快的银行呢?答案是,这个指标其实只是企业总成本的一部分。他体现的是管理成本包括人员成本。但以前招行有比同行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所以他的总体成本比率并不高。但现在已经看出,他落后了,很难再称为是优秀银行,他的盈利能力已经滑落到中游水平了。很难想象一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拥有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为什么市场追逐民生和兴业银行,你们看他们的经营利润率都已经非常接近或者超过了工商银行了。他们的ROE更是早就超过了工行。
所以市场并没有错的太离谱,从这些数据的蛛丝马迹中,精明的机构投资者早已经嗅出了味道只是我们某些投资者执迷不悟而已。至于以后招行会怎么样,那还是要继续观察他的经营情况,只有他找到了更好的模式,更好的成本控制方法,他才能翻身。现在说什么都还太早。
本篇帖子不作为推荐股票只用,希望大家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