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参股平安的简单历史
(2012-11-19 10:17:11)
标签:
杂谈 |
据香港信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汇丰控股计划出售其持有平安保险12.33亿股H股,相当于总发行股本15.6%的股份,传闻有兴趣买家之一是由泰国首富谢国民掌控的正大集团.平保发言人称没有听闻汇控减持平保股份的消息,而汇控发言人对传闻则拒绝回应。
=====================================================
平安目前的股权结构是是A股市场少有的,最合理的股权结构。喜欢炒股的人,大脑的简单你根本无法理解。
以下是外资参股平安的简单历史:
1993年12月17日,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各持有5.56%的股份,拉开了平安引进海外投资的序幕。1997年,两公司持股比例各增到7.63%。至平安上市前一度当时各占6.86%的股权。摩根、高盛进入平安后的11年间,对平安的公司治理和内控体制等方面施加了重大影响。诸如聘请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财务顾问,在国内引进个人寿险体制,网罗国外专才构建平安的国际化管理团队等,都在这之后出现。两家股东还在与汇丰谈判、平安上市等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将这一时期称为平安的“大摩时代”。
2002年11月,汇丰集团以6亿美元买下平安10%的股份,2004年平安在香港上市,汇丰持有股份被稀释后,又买进1.256亿股平安IPO股票,持股比例达到9.99%。05年,汇丰保险收购高盛及摩根士丹利两家公司持有的合计9.91%股权,这个价格相当于平安股价在香港联交所2005年5月6日收盘价的基础上有9%的溢价。人称中国平安正式进入“汇丰时代”
2002年,汇丰入股平安,汇丰的巴西经验无疑有助于平安后援中心的建设。孙建一因此而放言,“如果平安将后援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5年之内,我感觉中国没有第二家超过平安。”马明哲感慨,“汇丰的技术和经验不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它结合现代IT技术,把很多工作流程标准化,并且在如何提高效率等非常复杂的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汇丰使平安避免了很多弯路,也更加使平安坚定了要走“标准化”的道路。
============================================================================================
当年签约的时候:“在经营导向方面,汇丰是以客户为导向,平安还是以产品为导向;在战略规划方面,汇丰是基于长期的规划,平安是短期规划;在制度管理方面,汇丰是制度化管理,平安是职能化管理。”可见平保一直视汇控为取经对象。
但十年下来,平保作为内地第二大寿险公司,除了保险主业外,也同时集银行及投资等金融业务于一身,企业管治愈趋成熟。有欧资大行分析师指出,观乎汇控在内地的网点远不及中资银行,为平保带来交叉销售效益有限;但另一方面,随着平保成功将原深圳发展银行与平安银行整合,而平安银行亦逐渐进攻高端客户市场,分手反而对双方有好处,因可减少利益上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