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坏账的几个问题

(2012-11-01 20:08:50)
标签:

杂谈

(一)

三季报银行总体不良率很低。报表可信吗?更进一步说,中国银行的不良率计算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吗?形象化的说,12年银行的坏账率计算方法和06和07年一样吗?

我想是一样的。

有些事情,天天聚焦讨论,其实没有意义。

外行讨论,是因为外行在06和07年的时候,只看到股价,没想到这个问题。

喜欢看股价的,你永远无法和他讨论投资。

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非常容易被媒体操纵,被谣言操纵,因为大多人在自己的专业之外,都是普通的人。他们受到本能,从众心理,八卦心理等等非理性因素的支配,以无心被有心算,自然落入下风。最常见的例子是走进商场,在灯光、氛围、包装、定价、推销术语等等销售手段的诱惑下,进行非理性的消费。人人都是乌合之众,除非一颗警觉世界的心。

 

(二)

中国的银行确实管理水平不行,但这是和其他先进国家比。如果和十年前比,那么当然是天大的进步。(同时银行的盈利能力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银行的不良也确实比看到的多很多,但这里有几个问题:

1、银行的部分盈利抵消了部分的坏账。银行实际的盈利比看到的多,银行的不良也比看到的多,两相抵消。

2、借旧还新。在高速货币发行的背景下,今日之债不是债。有些要倒闭几次的企业,在清算的时候,发现土地的增值超过了历年的亏损。高速发行的货币,是债务消融的利器。

3、有些银行的贷款是政府行为,银行只是出纳。因此,有政府担保的不良最终的解决方式花样繁多,举不胜举。但最终算到银行头上的,很少。

4、银行的利润增长非常迅猛。因此,不良的占比有些时候按照比例来说,就显得不多。假如现在的不良放到5年前,银行的不良率就非常恐怖了。

 

(三)

时间越长,持有者对银行不良的来龙去脉会越了解。

人们大多的恐惧在于无法做出概率上的影响范围上的评估。就像高铁出事的时候,很多人都放弃了坐高铁旅游的计划一样。他们被新闻震惊,同时缺乏评估所需要的信息。

任何行业任何公司的任何问题都是可以描述的,限定范围,知道某些方面的影响是多大,只要持有者不断的思考和往前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