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拂晓将至

标签:
杂谈 |
平安的中期业绩,会比较不理想。不理想的部分包括三个方面,
1、新业务价值。虽然平安保费为正,但主要是过去保单的利润释放。新业务价值上,小幅负增长比较正常。而旧的保单在过去估值的时候,已经算进去了。
2、银行业绩会低于同业。深发展在温州的坏账率远远高于银行的平均水平,达到6以上。因此,原先深发展的贷款质量不容乐观。(但基于中国银行业坏账率极低的背景下---这两年仍然高不到哪里去;因此,也就是暂时利润减少一些罢了)
3、股市上半年表现不理想,影响投资收益。由于平安去年还隐含了不少浮亏,因此会有一些浮亏减值。
第一季度唯一可以欣慰的是净资产由于债市上涨而增加不少。
目前来看,中国的保险处于旧模式向新模式的过度期,01-10年保险保费疯狂增长,寿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8%。拉得更长时间可以发现,1980-2010
1)营销员销售模式1992年由友邦引入,人数从最初20
2)银保销售模式起步于1995
3)电话、网络等新渠道起步于2002
目前三种销售渠道已发展成熟,未来通过渠道增加促进保费提升的增长模式已不切实际。
平安的保费和保单利润,无论寿险还是产险,从06-11年始终大幅领先同业。目前来说哦,平安在旧有模式的潜能已经几乎发挥出来了,要想再进一步,实为艰难。而人寿太保新华提升保单利润率的潜能犹在。
但与此同时,递延税和健康险政策有望启动,十三条投资政策,为平安的盈利增长打开了大门。同时,股市的估值较低,也使得保险未来的收益提升提供了可能性。200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