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年,上涨33倍,利率市场化下,富国银行大步往前走!

(2012-07-12 15:19:13)
标签:

杂谈

注:选择优秀的企业,行业的挑战会变成机遇。

 

在利率市场化期间,富国银行总体上仍处于稳步增长状态,表现好于同期美国绝大多数银行,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经营性拐点。其中:总资产年均增长12.3%,净利润年均增长14.2%,利息净收入稳步提高,净息差提高100%以上,在近10年间,每股收益和ROA实现100%增长。

 

一、经济滞涨危机以及银行业的储贷危机中,保持高速增长

 

30年,上涨33倍,利率市场化下,富国银行大步往前走!
(由于对克罗克银行的并购有些操之过急,1987 年的净利润增速为-81.43%。但到1988 年其净利润就暴增9 倍,从1987 年的0.5 亿美元一跃到5.12 亿美元。)

 

30年,上涨33倍,利率市场化下,富国银行大步往前走!

30年,上涨33倍,利率市场化下,富国银行大步往前走!

30年,上涨33倍,利率市场化下,富国银行大步往前走!

美国商业银行以及富国银行经验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环境与我国大致相同。宏观环境方面:利率市场化初期,美国经济增长率也在下行。行业背景方面:美国实行分业经营,且利率管制;另外,美国银行业的非息收入占比也在10%-20%之间。



结论:
其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于1970 年,结束于1986 年,持续16 年,改革的次序为:先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直到取消上下限管理;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


其二: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是:宏观经济陷入停滞期,经济增长率下行到负增长区域,通胀率维持在低位;在利率市场化期间,基准利率据实体经济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制度背景:Q 条例对利率的管制,银行和储贷机构间存款竞争加剧,金融脱媒等。


其三:美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举措包括:调整存款结构,缓释资金来源压力;调整贷款结构,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提高存贷比,减轻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负面冲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改善收益结构;利用金融创新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其四:在利率市场化期间,富国银行盈利能力稳步提高,没出现实质性经营性拐点。富国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举措:加强零售网络,集中优势发展;扩大资金缺口,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转变业务结构,发展中间业务;提高存贷比,减轻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负面冲击。


2012年,中国银行业面对三个大的转折点:盈利的转折点,资产质量的转折点,业务经营模式的转折点。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的确对行业构成较大的冲击。但利率市场化是行业趋势,银行业也为其做了必要准备。上市银行可采用多种应对措施来部分抵消利率市场化的负面冲击。降息有利于规模扩张和资产质量,但不利于净息差和盈利能力。

 

 

附:wjmonk致信璞员工的信:7月9日蓝筹股纷创历史新低之感言

注:我并不认同将07年的股价与现在做对比。过去的牛市已死,未来我们依靠的,是上市公司盈利带来的回报。

王璟
2012年7月9日

我极少评价市场,今天破个例。

对于新接触证券投资行业的各位,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天,中国石油在创历史新低之后又下跌3%,中国石化直接跌到1倍净资产。记得07年中国石油作为中国最赚钱的公司上市的时候,很多人叫喊着要买了留给孙子的口号疯狂买入。开盘那天中石油的价格是48元。而它的利润其实一直稳定在每股0.7-0.8元之间。去年每股业绩0.8元,即将每股分红0.4元大秦铁路跌到6.6元,07年当时每股利润0.5元的大秦铁路价格是28元。如果说这两个公司的股价变化还可以用牛熊市来解释的话。那么以下行为就很难用单纯的牛熊来解释了。在过去若干年成长性被各路投资投机人士广泛看好并持有的招商银行,两天放巨量下跌8%,股价离今年底的净资产只有6%的溢价。你们今天亲眼看到银行业的大明星被粉丝们抛弃的壮观场面。如果你在几年前告诉某人能以1倍净资产买招商银行的股票,那人肯定说你疯了,要不就是有特权。但今天,招行股票在净资产附近的卖盘似乎是无穷无尽。要知道,2011年招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是25%,即使将来跌一半,也有12.5%。作为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1倍多点的PB怎么看也是有点过分了。那么是不是这是对银行业负面变化的正常反应呢?我们来看银行业中的弃儿中国银行,被各类专业投资者广泛讨厌的中国银行。由于其股票价格不高,同时持有人里没有所谓主动型的专业投资者,股价非常稳定。而且这种稳定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所以招行过去几天剧烈的股价变化只能用专业投资者的情绪变化来解释。他们变心了。这种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化行为导致的闹剧在你们今后的投资生涯中会屡次出现。

我在这里试图解释一下这种行为形成的原因,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作为投资人,在实际生活中是不从事企业经营的,所以投资者本身能做的事情很少。类似老巴的说法,我们是站在旁边给人鼓掌喝彩的人。但作为参与证券市场的专业机构人员,过去的30年里越来越倾向于高智力化。那么多年轻有冲劲的聪明人,总想战胜别人,总想成为社会中了不起的人,就总会找些事情做。而由于其实能干的事情很少,所以过多的精力和知识就用来编织故事,听信故事和传播故事。人总是喜新厌旧的,当一个新故事变成老故事的时候,那么放弃原有的股票而买入新的听起来激动人心的故事的股票就成为必然。当然,买入和放弃都是要有理由的,而理由对这些年轻、活力充沛并且聪明的头脑来说是这世界上最容易找到的东西。另外,由于人性总是趋利避害,当越来越多的聪明人由于听厌了老故事卖出某个股票的时候,股票倾向于下跌,下跌又会导致更多的主动型投资者避险性卖出。那么公司估值在利润不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也就会下跌,甚至出现过去两年在A股市场中我们持有的公司发生的事情,就是利润大涨的同时股价下跌,那么估值就会跌到一个很难理解的地步。反过来的过程也一样。所以泡沫不断的产生和破灭,股神不断的产生和消失。君不见,每年都有新的股神诞生吗?所以,这种闹剧的产生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专业投资者闲的发慌,没事找事的结果。最终结果就是长期看,专业投资机构的业绩还不如指数基金。

对我本人来说,价格和价值是投资唯一的准则。我能做的事情不多,观察并记录企业的经营行为,找出其中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并在合适的价格买入,或者以低价买入能否长期存在并能提供合理回报的公司股票,仅此而已。

我在济南设立研究部,就是因为确信价值投资不需要高瞻远瞩和聪明智慧,而只需要常识、理性和对公司研究的日积月累。山东的同学们,足以胜任。过去半年,同学们的进步有目共睹,我非常欣慰。我坚信这条路是走的下去的。

今天,我组合中的多数股票又创若干年的新低,写下此文纪念,并与诸君共享。

2012年7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