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保险业做的不好的地方

(2012-07-02 20:40:04)
标签:

杂谈

年初,有朋友推荐太平人寿的王牌推销员给我,和他交谈了两次,发现找不到我想要买的保险,因此作罢。因为对于保险相对了解,反而导致我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保险,始料未及。

 

一下是东方证券研报中的分析: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观点:保障产品卖不出去,保险公司卖投资型险是市场无形的选择。而麦肯锡全球研(MGI)所作的消费者调查显示,保险销售不畅是因为现有产品未能满足客户的保障需求:

 

中国保险业做的不好的地方

目前保险在售的产品,其实是在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竞争资产管理能力,保险的优势在于长期资产管理能力,而当前所售险种多以5-10年期产品为主,资金在保险公司的沉淀期很短,同时保险投资又受制于偿付能力及负债成本限制,导致目前保险在此类产品上的竞争力上毫无优势,甚至是劣势。


监管层早在几年就已经认识到“分红险”一枝独大对行业的负面影响,提出“回归保障”,但是或出于不舍放弃规模,或是受限于销售技能已经“理财化”,或是没有被逼到绝路,“回归保障”更多是一种口号,行业没有实质的转变。

 

友邦中国2011年新业务价值增长50%,新业务边际利润率由2010年的33.2%上升至2011年的 47.2%。主打产品就是一款“六合一”的终身重疾产品,它满足了社会中有支付能力的群体对医疗服务的诉求。

 

中国保险业做的不好的地方

在售的寿险产品设计混合了保障和投资成份,虽然业内人士在强调分红险与其他理财产品的差异时喜欢讲:保险保障是基础,分红是附加功能。但是根据我们对几大保险公司主要在售险种条款的分析,保费中保障成份占比非常低。分红险的实质是:理财是根本,保障是附加。
我们以某保险公司一款在售的终身寿险(万能型)为例:20年期,年缴6000元的保单,在中性结算利率假设下,缴费期内保障成本在439-496元间变动,占整个保费的比例仅在7%-8%。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的报告《积极消费:释放中国的消费潜能》,中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私营部门提供的保障水平低,民众不得不通过储蓄来应对养老、医疗、教育支出可能带来的相应风险。而这些风险可以通过购买寿险产品来降低或消除,
从当前国务院发文来看,鼓励个人利用商业保险主动积极化解自己和家庭成员的教育、健康和养老风险的信号越来越明显,未来政策变革对保险行业的推动值得期待。
在目前行业转型的关键和困难时期,保险回头深挖保障是一条切实可行,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