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派
(2012-06-11 07:26:36)
标签:
杂谈 |
(一)
大多人总是希望找到一些简单的方式来战胜市场,比如这种:周期性行业的投资方法是市盈率最低时卖出最高时买入。
但由于市场的本质是一种博弈,而博弈本身就是一人所得,必然是一人所失;再加上博弈有些时候忽视了一些常识,因此,事实上大多参与博弈者,进行的是一项负和游戏。当然,当价值投资者仅仅凭借pe或者pb这样的指标去买入的时候,问题和市场派没什么区别,核心都是偷懒。这两种人是一派,都是偷懒派。
偷懒派的内心都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底部买进,顶部卖出。为了迎合偷懒派,股评们每天都在说抄底,离底部很近,历史大底等等。因为偷懒派每次听到底部二字,全身都会颤抖,继而精神抖擞的去点击他们的文章。股评们其实很冤枉,在写股评之前,他们至少还懂得股市,但写完股评之后,他们的智商就用在如何围绕底部写文章,厉害的,从6000点到1600点能够始终如一,无论什么点位,都能说出底部来。股评家被股民毁了,或者在频繁的互动中,一起降低了双方的智商。
偷懒派还有个习惯,因为他观察的世界如此简单,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圈的限制。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说上几句。偷懒派适合指数基金。我猜,当巴菲特说,大多人都应该买指数基金。他指的就是偷懒派。
(二)
如果前两年我意识到这点,我估计已经成为偷懒派了。近一年来,投入的时间、精力已经不可斗量;即便如此,仍然感觉这必须成为一项严肃的工作,才能有效的突破。
一直犹豫,人生如朝露,是否值得这样做。
如果不凭借人品盈利,那么,只能不断前行。毕竟概率更不可靠。
(三)
不和偷懒派深入交流,因为偷懒派越界了,他们应该买指数基金。
偷懒派中,更多是市场的偷懒派,而市场的偷懒派,本应买彩票。反正现在彩票也有统计学,也可以上香。而且市场派人多势众,所以市场的偷懒派往往更主流也更有话语权,因此他们会发明出更多1分钟就能战胜市场的办法。
你愿意和他们交流吗?愿意和他们一样吗?
因此,远离这类人群出没的场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