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认字,76成作家“霸气奶奶”告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多爽

标签:
霸气奶奶姜淑梅老奶奶60岁认字76成作家苏东坡 |
分类: 其他 |
60岁才认字,76岁成畅销书作家,这“霸气奶奶”告诉你: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有多爽[转载]
我一直在思考: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所谓幸福,不过就是喜欢过自己的生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当姜淑梅老奶奶决定写作时,她就仿佛被钉在了沙发上,一个沙发,一条毛巾,一支笔,一沓打印后的废纸,从天明到天黑。
“孩子们,你们学啥都赶趟,我这么大岁数啦,我还能出书。
我说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还想多活几年,多出几本书。
你们年轻人,六十岁、七十岁起步学习都赶趟。我是从76岁那年,一边学写字,一边学写作,我还出了两本书,第三本书马上就出,我要一本接一本的出。”
“想做啥事,想做哪一样事,你就下定决心,就是一心一意地做去,别三心二意,它就能做成了。”这是姜淑梅老奶奶告诉我们的人生至理。无论是你多大年纪,你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什么时候都不晚。
2.
苏东坡用他的一生,践行一个道理,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无论你遭遇了多少不如意之事。苏东坡的一生,都是迫不得已的一生。他曾被流放过三次,一次比一次偏远。
他找了块荒地,开始种植粮食,每天挖土,种菜,挑粪,浇水,这时候的苏东坡仿佛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在烈日下挥洒汗水。
生活如此困苦,但苏东坡毫不在意,他甚至笑称自己东坡居士。
就这样,苏东坡靠种地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闲暇之余,他会去游历山水,泛舟游赤壁的时候,他写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被贬没什么大不了的,种地也挺好玩的,穷困潦倒又如何;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我苏东坡都拥有了;
还有一次,苏东坡和朋友相约游玩,哪知行至半道,天降暴雨,朋友们都四处躲雨,十分狼狈;苏东坡却悠哉游哉,一边走路一边吟诗。之后他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拄竹杖穿草鞋,谁怕啊?回头看走过的路,虽然风雨萧瑟,但只要走过去了,就无所谓是雨天,也无所谓是晴天。
62岁时,苏东坡被放逐到海南。那时候的海南十分贫瘠。没有肉,没有房子,没有朋友……但那又怎样?没有好吃的,他就发明出了烤生蚝。他甚至写信给儿子说:生蚝太好吃了吧,千万不能让朝廷的其他人知道,他们知道了一定要争着来海南,那我就没得吃了。没有房子住,他就自己建房子;没有朋友,他就和自己玩,在海南开学堂教书育人;苏东坡一生,没有高官厚禄,没有权倾朝野,相反,他人生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贫苦交加,时运不济。
但是他一生都是快乐的,他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苏轼《寒食帖 》
他画画,就成了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他喝茶,就成了茶艺师.....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审美是最高境界,就是说我们要把日子过的美,过的有趣,不只是生存,更是生活。
3.
苏东坡贫苦到连饭都吃不上了,他依然努力地去过想要的生活;
姜淑梅老奶奶都60多岁了还要重新开始学认字,学写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地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如果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的话,那就是以你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微信ID:jlzjdlx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