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为什么一再受迫害

(2024-07-19 06:38:30)
标签:

杂谈

(4)苏东坡不愿卷入无休止的党争,多次上奏,请求去地方任职。元佑四年,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任杭州知州,留下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成为千古佳话。苏东坡曾两次回京任职,三次出任地方州郡的知州。元佑八年九月,苏东坡的庇护者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他不满高太后的政策,按照自已的意愿改变朝政,将章谆、吕惠卿等人召回,担任官职。他们一上任便把元佑老臣排挤出朝廷。无佑九年,旧党人物吕大防、范纯仁罢职,章谆出任宰相。这一变化,苏东坡倒霉了。
这个章谆,是与苏东坡同榜考中的进士,官场称同年,应该是终生相护的最好的朋友。在乌台诗案中,左相王诖提出,苏轼的诗中贬损皇帝为“蛰龙",乃是死罪证据。章谆站出来为苏轼辩护说:龙者,非独指人君,人臣俱可言龙也。王珏无言可答。章谆的仗义执言减轻了罪名。苏轼出狱后,写了<与章子厚书>(章谆字子厚)表示谢意。可是,章谆倒霉时,苏轼却持相反的态度。熙宁八年,章谆被邓绾弹劾:"谆人物佻薄,行迹丑秽,与吕惠卿协济为奸,宜早罢黜"。章谆被罢官,大病一场。关键时刻,做为好友的苏轼却变了脸色,给皇帝上了奏本:<缴进沈起词头状>,指责章谆平定西南时"结怨交蛮,兵连祸结",否定了章谆的功绩。苏轼为了打击新党吕惠卿,竟不顾友情向章谆开炮,对好友的伤害可不轻。章谆之子章持,写了<为父谆辩冤状>,不少官员附议,就连旧党的吕公著、范纯仁也仗义执言,为章谆说好话。可是,苏轼仍然默不做声。可以说,这是苏东坡心智上的缺陷,为自己留下了要命的祸根。从苏轼再一次被贬过程中看出,章谆不是善茬,下狠手报复苏东坡。
元佑九年四月,章谆入相之前,依附亍他的御史虞策等人便以苏东坡上书中"语涉讥讪,诽谛先帝"为由,加以弹劾。御史赵廷之又搬出苏东坡贬斥吕惠卿诏文,寻摘语句,虚构罪责。阴脸无知的小皇帝竟然以此为根据,取消苏东坡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称号,以左朝奉郎正六品知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章淳指使爪牙虞策发布对苏东坡再次降职命令--降为正六品下的"充左承议郎",六月,苏东坡赴贬所途经安徽当涂时,又被贬为江西建昌军司马属官,去广东惠州安置。苏东坡把家小安顿在江苏省宜兴,携幼子苏过南下。途经江西庐陵时,又接到贬职通知,改贬为湖南省宁远军节度副使,仍去广东惠州安置。可以看出,这是章谆直接、间接地折腾苏东坡,手段之狠,用心之毒,无以复加。
从北方到广东惠州、英州,有四五千里路。苏东坡已经五十九岁了,患目疾,近失明,双手也麻木不灵活。家人担心他的身体,让侍妾朝云与三子苏过随老苏赴贬所。临行,长子苏迈抱着父亲痛哭,苏东坡也老泪纵横。经艰苦跋涉,十月二日到达广东惠州。
苏东坡每次贬官都是因为诗文获罪,到广东痛下决心不再写诗,但还是忍不住,写了不少诗,如<食荔支》:"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另一首<纵笔>:"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据说章谆看到此诗很是不爽,说苏东坡在岭南还能睡懒觉、吃荔枝?把他再贬。于是,苏东坡又被贬到海南岛詹州。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