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给教师的建议》50读后感 姚守英

(2013-04-06 20:25:42)
分类: 教育随笔

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给教师的建议》50读后感 姚守英

学生负担过重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从踏上讲台到现在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喊着给学生减负。可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感觉却是:孩子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了。其实不仅仅是学生的负担重,教师们也感觉到自己也不轻松:批改大量的作业,备课,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师生们都要实现减负啊!

教师们都习惯把学生的负担过重、自己的负担过重归咎于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造就了学校逼老师,老师逼学生的怪圈。当然,这的确是因素之一。现在用心读大师的《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去强调客观因素而忽略主观因素?我们很少从教学本身去思考如何让学生轻松一些。几乎所有的老师每天带领着学生背书,抄写……学生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苦不堪言。这一切都是因为要考试。我们不得不承认,短期、填鸭式的教学是最能在考试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教师常常像监工一样逼着学生学习,让学生机械地重复背过的东西是家常便饭,弄得自己和学生都身心疲惫也就不足为怪了。

正如大师所指出的:学生负担过重的罪恶之源应该从教学过程本身上寻找,他认为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处理好“记忆与理解”之间的关系。把那些作为需要深入理解思考的概括性的材料,通过没有死记硬背来掌握它,以至把需要进一点顺利学习必须记住的材料却抛在脑后,才造成了今天学生课业过负过重的局面。

    反思自己,我们真的是忽视了这方面的原因。作为数学学科,有时觉得很简单很重要的一个公式规律,反复要求学生去“必须背下来”,可是在随后的做题中,学生的错误百出,再问公式规律也没记住。而原因在哪里?就在于学生对所谓的公式规律不甚理解,不能做到“知其然”,更不用说“知其所以然了”。一做到这方面的题目,学生总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就是乱猜乱套公式。大师的的建议给了我启迪,一些需要理解并逐步掌握的知识是不能通过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来掌握的,掌握并运用它们需要一定的技巧,一意孤行,一味强调背诵,好后果自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对于用来掌握那些必须牢牢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时间,没有加以正确地利用,一味地强求述成,即不等学生理解就要透过背诵来掌握它们,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掌握反而花费了大量时间,自然导致了学生负担过重。

    是啊,合理处理“理解与记忆”的关系,不仅关系学生的成绩,而且决定着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要好好利用苏氏给我们的建议,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度过每一段学习时光。让我们都做有经验的老师,因为“有经验的老师是要让学生的脑力劳动成为创造性的劳动,使学习变得轻松”,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卸下沉重的课业负担的包袱,让学生学得开心,生活健康快乐。从而也让我们享受自己的职业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