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俗话说:“春捂秋冻”,很多家长到了春天都习惯性地给孩子多捂捂。
然而,孩子本身的新陈代谢比较快,且活泼好动,很容易出汗。从中医上讲,出汗过多叫湿邪,春天风比较大,风邪夹着湿邪,容易侵袭到人的身体。 一不小心,汗流过多又吹了冷风,就容易感冒生病。
另一方面,家长怕孩子出汗后受到风邪入侵,继而捂的更严实。这样就会造成汗散发不出来,堆积在皮肤层,却更容易让孩子患上一种难以治愈的皮肤病——湿疹!而最容易出现湿疹的位置正是孩子出汗最多的位置,比如背部、颈部和耳后根等部位。
调查显示:本来应该是秋冬季节多发的儿童湿疹,今年春天却成了许多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常客”,其中80%都是“春捂”捂出来的。
今天,我们专门请到了中医专家为大家讲讲,孩子常见的湿疹等皮肤病问题。
大家好,我是传统中医学者唐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孩子的皮肤湿疹、和皮肤干痒的问题。
孩子常患湿疹到底是什么原因?
1、跟环境、气候有关
一般来说,湿疹的出现首先跟我们居住的环境、气侯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夏天。
中医认为,夏天湿热比较严重,孩子的一些关节部位,尤其是比较容易被大便、小便浸透的地方,特别容易出现湿疹。再加上孩子经常动,这些部位反复地摩擦,柔嫩的皮肤就更容易导致大面积溃破,孩子苦不堪言。
2、跟哺乳期母亲的饮食有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跟母亲在哺乳期间的饮食有关。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间吃得比较油腻、辛辣,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就是说这种饮食之毒会通过乳汁传给孩子,导致孩子皮肤的问题。
所以说,一般遇到有湿疹的孩子我首先会让他的母亲吃得清淡一点,不要过于油腻。
3、跟哺乳期母亲的情绪有关
按理来说,孩子出现湿疹等皮肤病问题应该是比较少的,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呢?其实跟父母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哺乳期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母亲在哺乳的过程中,经常发脾气、郁闷,那么这种负面的情绪也会产生“毒”,然后通过乳汁传给孩子,导致孩子皮肤的问题。
当然,皮肤出问题说明这个“毒”能够从孩子的体内往外走,这是好事,如果“毒”不能通过皮肤排出来,往里边走,走入五脏六腑那就更麻烦一些。
Tips:宝宝湿疹非“湿”而是“干”
很多家长都认为湿疹是因为皮肤太“湿”导致的,但其实恰恰相反。因为,皮肤是人体的屏障,干燥的空气会让皮肤出现裂缝,皮肤干了、裂开了,就会让体内的“湿邪”之气不能顺利排出,残存在皮肤里,继而出现湿疹等皮肤病问题。所以,对付孩子湿疹, 60%要靠润肤,40%才需要药物。
造成孩子皮肤干的原因是什么?
1、跟肺气不宣有关
孩子皮肤比较干,第一种原因是跟肺有关。
我们平时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感冒的时候,皮肤尤为干燥,这其实是肺气不宣、肺气不利造成的。因为感冒导致肺里有痰淤积,造成了肺气不能宣通。肺主皮毛,肺气不能宣通,皮毛也就会相应地出现一些状况,从而导致皮肤干痒。
2、跟洗澡过多有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洗澡过多,尤其一些南方的家庭。
南方很多家庭的习惯是每天洗澡,但是到了北方,例如北京、东北这样的地方,南方的父母依然给孩子每天洗澡。不但洗澡,而且还学北方人搓澡,每天搓一搓,结果就把孩子的皮肤给洗伤了,就非常容易出现皮肤干、痒之类的现象。
所以我建议家长朋友在生活方面还是入乡随俗比较好。
Tips:针对孩子的敏感皮肤,正确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孩子皮肤除了加强润肤之外,还要注意洗浴习惯。洗澡水温不超过39℃,每次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生活地域不同,洗澡的次数也要控制好。沐浴结束后,用柔软、吸水性好的纱布或纯棉浴巾擦干身体,然后做好全身的润肤工作。孩子的衣物要选纯棉、宽松的,不要穿得过多,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以40%~6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