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人单车走西藏(8)

(2023-07-16 08:13:37)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旅游

202356日,晴。

上午730分从林芝出发,驱车507公里,于下午130分到达拉萨市。

  从林芝上高速先沿尼洋河再沿拉萨至拉萨,途经拉萨市--林芝市(藏中-藏东)的界山米拉山,建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米拉山隧道,该隧道平均海拔4750米,隧道双向分别长5727米和5720米。米拉山隧道起点位于工布江达县加兴乡松多3318线国道(川藏公路南线)东侧,贴国道318线左侧前行,沿尼洋河上游沟谷展线,于米拉山口南侧既有国道318线U型转弯附近设隧道穿越米拉山至念村四组北侧,之后路线沿国道318线西侧前行至终点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念村。拉高速有220座桥梁和20隧道。道路维护较好,总体平整、顺畅,沿路主要景观点设置紧急停车区,方便游客拍照。全程不收过路费。各服务区基础设施完善,都基本符合游客宿营要求。
 
    摄影爱好者还是走318国道,随时可以停车,拍摄沿途风景。

在拉萨下高速后,进城堵车。想不到拉萨城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这么热闹。进城后到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和罗布林卡等景点旅游。

 布达拉宫,1300年的历史画卷,在气势雄伟、恢弘博大的群楼重迭、殿宇嵯峨中,一点点铺陈开来。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和西藏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透过壁画、彩画、雕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古代藏族人民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可以说,布达拉宫即是“西藏历史的博物馆”,又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是集中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更是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小昭寺,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位于西藏拉萨八廓街以北约500米处,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另有诸多珍贵文物。因此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