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贵为何房多

(2012-06-04 06:18:36)
标签:

社会财富分配

官民对立

杂谈

分类: 读网手记

                                      权贵为何房多

 

    据《云南网》6月3日报道:昆明市长张祖林6月1日在调研保障性住房会议上说,有权有钱部门的人有4、5套房子很普遍,多余的房子都不愿低价出租,没房子的人只能高价租住。他还称,有些部门房子多得住不完,弱势群体没房住,政府不盖公租房,中低收入者就住不起房子。

 

    时下,房子拥有量的多寡程度,乃是衡量财富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近些年房价高涨,投资渠道有限,炒房就成为最热门的理财手段,富人房多也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政府部门人员是住宅商品化进程的受益者,依照他们的正常收入,难以承受商品房的价格。因此,之所以权贵部门人员动辄拥有4、5套房子,乃是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从福利分房和保障房分配中获益。

 

    其实,“有些部门房子多得住不完,弱势群体没房住。”出自张祖林市长口中的这一对相互冲突的现象,说白了就是“有权有钱部门”强占了太多的资源,以至于不得不动用重要的公共政策对此作出应对。感谢昆明市长说了一句大实话,将权贵部门人员房多的信息无意间透露出来,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些“有权有钱的部门”,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不少。比如贫富差距、公租房供应不足等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则是由来已久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不公。

 

 

    当然,并不能据此就认为拥有多套住房的工作人员都是腐败分子。从实际情况看,“有钱有权部门”通过不同的手段帮员工谋福利,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比如2011年媒体就报道过中石油以市场价 1/3左右的价格在北京“团购”住房的新闻;各地“专供”公务员购买的房子,屡见不鲜。需要说明的是,“有权有钱部门”的强势及由此带来的结果,并不合情合理合法。一个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它再有权有钱,也只能把权和钱用在和工作有关的地方,部门人员凭什么“4、5套房很普遍”?与其说这是隐性的权力牟利,倒不如说是赤裸裸的非法侵占。

 

    所以,在张祖林市长举例说“一年轻的质监局工作人员,参加工作5年,就拥有3套房”的时候,人们必然会想明白,让“有权有钱部门”规矩起来,其实比加紧建设公租房要迫切得多——正是“有权有钱部门”的工作人员“4、5套房很普遍”,成了土地资源等变少、楼价房租等变贵的一个重要源头。还有,“有权有钱部门”这些人不断利用权力额外获益,意味着其他人生存、生活的代价不断攀高,而一旦代价到了高不可攀的时候,那么连政策也被“绑架””在这方面,正面的例子就如此昆明新增保障房建设;而反面的例子则更多,譬如诸多应对拆迁、污染、职业病等等后遗症的种种措施。

 

    毋庸置疑,弱势群体没房住,政府多盖保障房是一个办法,但一定要以遏制住有钱有权部门“权力自肥”为前提。将来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也许并不太难。如果那块诱人的蛋糕总是任由有钱有权者先切走几块,就算最后给无钱无权的人剩些边边角角,恐怕吃到嘴里也不是滋味。相反,一套房子都还没有的“中低收入者”,无法从市场上租到合适的房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盖公租房很明显就是一个不得不做的“灭火”式的举措,那么对于“点火”的“有权有钱部门”却不去釜底抽薪,难道是最优选择么?

 

    权贵部门房多只是社会财富分配失衡的一个缩影,如果将视野放宽些,就会发现不仅仅是房子,其它诸如教育、养老、医疗、工资等领域,都存在这个问题。权贵部门占据着社会金字塔的上层,掌控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权力,切走社会财富蛋糕的最大部分,致使普通民众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进入行政序列或是国企,“国考”人数逐年递增就是一个现实例证。

 

    毫无疑义,财富分配制度不公严重,加剧社会阶层的矛盾。因此,需要改革现有的分配制度,建立有效、透明、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将行政人员和国企职员的薪资福利分配制度予以法律化,避免其随意涨工资和提高福利;并以二次分配调节财富的方式,多多倾斜弱势群体。很显然,必要对“有权有钱部门”动真格的,因为部门有钱,那是公款;部门有权,那是公权。公款、公权如何变成了私人的房子,这的的确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