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随笔 |
孩子的玩耍消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关于玩具的消费,二是游乐消费。
东子小时根本就没有花钱消费玩耍的概念,一是要玩的玩具全都是自己做,二是没有公园、动物园等游乐场所。用一根铁丝和一条皮筋,就可以做一件像模像样的玩具——弹弓,用几根柴禾就可“打川”,用几块泥巴就可以“拽炮”,用几张纸叠起来就可以“打pia几”,将小木棍的两头削尖就可以“打尜”……
虽然那时日子过得很清苦,也没有什么高档的玩具,但是我们却很幸福很快乐。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家孩子不缺玩具,飞机、大炮、绒娃娃,能哭、能闹、能叫的玩具一个都不少;周周孩子都能去游乐园玩耍,蹦床、骑木马、碰碰车样样都玩。
邻居家7岁的孩子蓝旗紧追潮流,好像永远都不知满足,和同学相互攀比,想把动画片中出现的所有系列玩具集全。家里玩具泛滥成灾,她的妈妈很头疼。这几天,蓝旗正在和妈妈闹别扭,因为她想要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郎》中的所有玩具,可是妈妈没给她买全,而他们班的不少同学都已经把《喜羊羊和灰太郎》中的系列玩具收集齐了,树脂玩具、毛绒玩具、塑料玩具应有尽有,她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蓝旗的妈妈说,现在的商家很有生意头脑,在推出一部新动画片的同时,会推出动画片中出现的系列玩具。喜欢看动画片的女儿总是紧追潮流,缠着她购买那些玩具。等那阵子流行风一过去,那批玩具就“失宠”了。家里堆放的玩具泛滥成灾,都可以开个玩具店了。为了满足孩子,家里的玩具都快堆不下了,扔了吧,又觉得可惜,这些玩具都是在刚刚上市时买的,价格不菲。由于玩具种类和数目太多,蓝旗都没怎么玩,每个玩具都是崭新的。
现在像蓝旗这样的孩子有很多,而像蓝旗妈妈这样的母亲也有很多,他们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不管钱多少当不当用,只要孩子要就买。有些价值几百元上千的玩具,孩子玩一次就将其丢在一边。
据调查,现在都市家庭4-8岁孩子每年的玩具消费3000-4000元,去儿童乐园、动物园等户外游乐消费也在5000-6000元之间,两项加起来就近万元,这还不包括孩子的服饰、学习、生活等费用。这对于物质富有的家庭来说,还不算啥,可对于工薪层就是不小的负担,即便是家长有这个经济能力,这样过高的消费对孩子成长也不利。首先是容易使孩子养成高消费的坏习惯,其次是使孩子滋生攀比心理,还可能给孩子带来不进取的消极心态。
女儿依依的玩具很全也很多,但是没有特别昂贵的,一般都是几元十几元或几十元的,超百的很少,但是孩子却玩得很开心。即便是到游乐园玩耍,一些收费过高的项目,依依也不去涉足,一些单项收费10-30元,甚至几元钱的游乐项目,孩子依然玩得很开心。
其实,孩子快乐与否,与金钱投入没有关系,花很多钱买的高档玩具孩子并不一定就快乐,而简单廉价的玩具孩子不一定不快乐。
就如女儿范姜国一在她的书中写的那样:
我玩过的玩具可不少,但是没有高价的。小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所以没有玩玩具的“力气”,但是有可爱的毛绒娃娃。现在我的小屋还是有很多娃娃,而且我的娃娃们都有名字。呵呵,听老爹说,小时候的我,经常对着娃娃“咿咿呀呀”的“聊天”。
长大一点了,就玩一些像魔方一样能开动脑筋的玩具,“九连环”也没少玩。我的“玩具宝箱”里还有很多好宝贝呢:鹦鹉手偶、小猪八音盒、伸缩拳头……我还经常“聘请”我的动物玩具为我演出,呵呵自己配音啦O(∩_∩)O!我的玩具里,最大滴就是多米诺骨牌了,那个大家伙是我们一家子在圣诞夜时去逛街,遇到大减价买下滴,当时很开心呢!
除了玩具,能让我开心的就是定期的户外游玩。老爹曾立下规矩:我们要每天出门透气;一个星期全家出门郊游或逛街一次;一年全家长途旅游一两次。有的时候,出门透气就是我和老爹到小区里的健身区“健身”,把每个健身器材都“折磨”一番,有时还和坐在健身区晒太阳的爷爷奶奶们聊聊家常,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这一趟出门,回家后心情会有很大的转变。每周的出门郊游不需要花钱,大家依旧很开心。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溜溜达达的呼吸纯绿色的空气逛够了逛累了,就坐在一块干净草坪上,一家人边野餐边聊天,享受太阳赐予阳光,感觉巨爽!忙了一个星期,这样度过周末,不错哦!可以说大自然也是我的一个大“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