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O改革的方向:投资人理性打新

(2017-12-01 08:28:56)


近期新股问题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因多个消息均与此有关。关于目前的新股发行方式对市场影响如何,至今仍属见仁见智的事情。反正,只要行情走好,市场对IPO的关注度就会直线下降;行情不好时,则正好相反。笔者觉得这其实是投机市的一种特征,所谓“一涨遮百丑”,正由于目光看得不远引致。

先说消息面。一是上周四证监会助理助理宣昌能在一个金融博览会上声称,IPO堰塞湖现象基本消除。然而,正当对新股发行持速度过快观点者确实看到每周新股发行数量开始有所缩小,并准备松一口气时,市场却迎来了解禁股高峰也接踵而来的坏消息。对于解禁股,相信空头确实会借势制造“砸盘幻觉”,但细想源头,也正因IPO本身所具备的缺陷,导致了空方有所凭借,因为“砸盘”的观点并非信口雌黄毫无逻辑。最大缺陷我们以前已经说过:在于流通盘占比小,看似融资规模不大,但到了解禁之后就会发现规模其实不小。二是本周三有两只去年上市的次新股(去年1118日上市的步长制药和去年1125日上市的天能重工)跌破发行价,与此同时,三家公司周三上会却全部被否决,创了IPO以来零过会的历史纪录。前一消息或许表明,经不起市场考验的公司(如两家公司业绩均大幅下降,业绩变脸太快),不管上市时多么风光(因过去业绩好,发行价高),最终都将受到市场的教训,只是让人难过的,却是真正受“教训”的,可能不一定是发行人。后一消息尽管证实IPO从严的市场分析,但是否具有持续性,仍需要观察。

再说新股对市场的影响问题。笔者认为,投资者只有理性分析才能从新发行的股票中赚到钱,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在此之前,我们依然只能从简单的供需关系去分析。以目前新股只要中签就能“不劳而获”的状态,投资理性要得到很好的培育,无异于痴人说梦;只要中签就能稳拿万元左右的差价,谁还会花力气去好好分析一下新公司是好公司还是坏公司?当然,新股发行需要投资者去分析,触及到的是信披的基础建设以及投资者回归理性的问题。而前者较为重要,后者只要时不时有跌破发行价的“坏公司”出现,就逼迫投资人不敢再闭着眼睛乱打新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