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观察:巴菲特

(2017-03-04 08:19:12)

  只要接触资本市场,巴菲特的名字就如雷贯耳,其创造的投资奇迹至今无人能敌。每年春季,都是全球投资人目光聚焦在巴菲特身上的时间,开春关注的是他的致股东的信,暮春则是全球投资人一场规模巨大的朝觐活动,即跑到巴菲特故乡奥马哈去参加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亲聆巴菲特大师的“教诲”,领悟投资真谛。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对许多投资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其“大道至简”到只要认得字的人都能看明白,那句“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的名言如今已是市场俗语。只是实践起来,似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记得巴菲特与中石油的故事么?2007年中石油A股上市前夕,巴菲特不断抛售最终清仓中石油H股,均价只有13块多港元,但因中石油A股即将上市的预期,该股股价继续飙涨至20多港元,舆论据此哗然,不少人由此嗤笑股神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后来的事实再次证明了股神的眼光可不是大家所具备的。而这一战例,正是“别人贪婪我恐惧”的最佳诠释,这与此前的世纪初巴菲特因不参与互联网泡沫而被称为“OUT”是一样的道理。

  “中国巴菲特”是许多人经常自命或他封的一顶桂冠,在A股高涨的年份,戴着这顶桂冠的人随处可见。同时耻笑巴菲特年均收益率只有可怜的25%(如今只有19%)的也大有人在,因为那种年份不少人的投资收益动辄10倍以上。只是中国股神总如昙花,一波熊市打下来,也就花落成泥,销声匿迹了。而那些曾经光环耀眼的风云人物,也总在事后被发现其过人之处竟然不一定在于投资方面,这不免让崇拜者一时失去了某种投资“信仰”。

  巴菲特斐然的成绩植根于美股的土壤,于是大家又拿此标尺度量A股,觉得A股不如美股规范健康,因为这里政策多变,监管呈运动式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市场诚信欠缺,违规成本过低,劣币驱逐良币……于是断言A股没有巴菲特生长的土壤。然而美股50年前就是如今我们见到的样子吗?巴菲特可以持有可口可乐、沃尔玛50年,期间的风风雨雨,我们能想象得出吗?对于持有一家公司可能不到5个小时就开始产生动摇的投资人,去理解巴菲特的这种投资方式,也许只能说是对牛弹琴的翻版。

  回过头看A股,20多年来千倍百倍回报的公司也并非没有,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对比成神的巴菲特,也许我们缺少的,其实是修养。

  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