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元旦前虚势迎新,新年迅即来个开门红。从涨跌比来说,上涨家数以绝对的优势完胜下跌家数(达到2320:437),显示这个开门红包的广泛性。不过,借此判断大盘行情重入“慢牛”轨道,似乎也有操之过急的感觉。毕竟,沪指从3300点下跌调整以来,市场心态重新转熊,而且上档的压力,以眼下的成交量,很难轻松通过。
年前我们觉得短期依然需要以“逆势”战术应对,这一战术在过去一年中,基本可以说“屡试不爽”。看似势头很猛的上涨,敢于出局等待股价走低再接回,在过去一段时间都是成功的;看似吓人的下跌,敢于接住筹码等待股价上涨,在过去一年成功率也是“居高不下”的。如果投资者正好反过来操作,则“追涨杀跌”的弊端,在这种市道中无疑是最大化的了。以往“追涨杀跌”被我们当成贬义词,实际上是有点委屈的,这种操作手法主要看用在什么样的市道中,如果在牛市行进的过程阶段,则并无大碍,用在震荡市中,则可能很杯具。
我们对理性投资者的操作手法有个“长期”的概念,即一旦选好了公司,就捂股不动。其实,在震荡市中捂股不动也跟“追涨杀跌”一样,从大概率判断,也属于与市场有点错配的那种。可能投资者持有一年,在指数的涨涨跌跌中只是坐着“电梯”上下,市值变化却不大,不好彩的话甚至还发生亏损。当然,要是捂住的是妖性十足的股票,突然在某一时段借助题材爆发连续涨停的“大无畏精神”;或者捂住的是契合市场长期热点的个股,比如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许多投资者为了打新股所须的市值,捂住股价相对稳定、低估值的大盘股股票,结果却因此获得意想不到的“双丰收”:不仅中它一两个新股的签“发”了一笔,而且年底在大盘股上涨时还获得了超额收益,“高于银行利息”的分红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了。
刚刚开年的2017,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年份,大家照例纷纷做预测,以便让投资者可以“一年之计在于春”。笔者觉得,就目前的市场环境看,场外基本面并未有喜人的消息,而场中IPO等的“抽水”效应则在不断叠加强化,若无新的刺激股市的政策,A股延续去年的震荡市道,走出偏强的格局,就算不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