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行情连续上行,市场两种心态毕现。一种是担心“涨得太高了,要警惕调整可能随时展开”;另一种则是扫去了元旦前那种闷气,觉得这波行情绝对不是“红包行情”那么简单。市场永远都存在多空分歧,成交量的高低正是分歧程度不断变化所导致,因此,就交易而言,“一致性”的市场是不会存在的,即使趋势性行情形成,也不过是多空力量偏向了某一方而已。
从市场心理分析,前一种显示出来的是谨慎心理,投资者尚未从节前那一段弱势行情中脱身出来,于是根据涨多了就需要调整的经验,随时准备着用脚投票见好就收。后一种心态,则是市场常说的一根阳(阴)线可以改变信仰的反映:行情走好了,就会很快“好了伤疤忘了痛”,将风险抛诸脑后;行情走差了,又会很快陷入悲观情绪不能自拔。但不管怎么说,这都不免有短线“近视症”发作的嫌疑。
就像常有朋友问“明天股市涨不涨”、“这个股票能涨到多少钱”这种让人很难回答的问题一样,上述关于大盘很快就要调整还是会继续涨上去的问题,实际上是没法回答的。要回答的话,也只能假设一些条件,比如成交量继续放大,资金面相对宽松,技术面继续造好。这样的话,随着人气的不断聚集,赚钱效应的不断扩散,年前再创去年2638点以来的反弹新高,即重新突破3300点压力,就不在话下了。然而这样的答案,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满意。
笔者总是替那些信心满满的自我宣传者捏一把汗,他们总是以激情洋溢的腔调,宣称自己的一贯正确,或者是某次行情转折关头的精准预测,这中间有多少属于大言不惭的人,笔者不敢妄言,但总觉得那些对自己的预测评价太高的,需要怀疑其存在“居心叵测”的可能。投资者如果对市场失去了敬畏心理,像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一样,也就意味着对市场风险认识的不足,随时都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其实,包括曾经多次准确预测市场转折的大咖,在近几年坚持底部的预测中都闹得焦头烂额,作为普通投资者,没必要受这些激情鼓动而过度操作。
大势需要有个预测,但对于短期内的波动,当以平常心视之,对市场噪音更应该尽可能屏蔽。其实,只要这几天量能不断放大的趋势没有改变,大盘要是出现大调整,反而应该是一种机会。林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