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强迹象明显,沪指周二收盘再次站到本轮反弹的新高位。不过,从盘中走势看,市场格局并未有实质性变化,依然是原来的窄幅震荡盘升的格局,成交量变化也并不十分明显。这样的走势,依然是一付让人放心不下的样子。
照本栏此前的判断,这样的行情,最大可能是沿着现有的轨道继续前进,直到上行速率发生新的变化。而要行情发生变化,首先是把成交量当成一个先行指标;其次是市场中的板块热络程度并由此引发的赚钱效应扩散程度非常重要,板块效应可谓是行情演化的深度,赚钱效应则是行情深化所需要的宽度。我们可以观察这些要点有无实质性的变化,来判断行情演变的方向和程度。
周二行情走得极为犹豫,也许跟市场短期内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有关。美国大选尽管不会直接影响到A股行情的转变,但其动态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从而给A股造成心理影响是明显不过的。在这个选举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刻,投资者等待消息明朗也是稳健的做法。同样引起投资者谨慎的还有即将于周三公布的10月份CPI和PPI数据,这会影响到投资者对市场目前相对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否发生调整的预期,从而影响上述效应对场外资金吸引的程度。
从目前市场状况看,市场主要还是依靠存量资金在博弈,这就是为何所谓的“二八”现象,也就是之前说的结构性调整仍未有实质性改变的原因。以笔者林鑫的观察,“二八”现象是A股较为奇特的一种现象,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即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热钱流动。“割韭菜”在A股之所以可能成为一种操作手法,正是有心人利用A股市场这一特点的结果:主力资金可以通过制造热点,吸引热钱,导致股价升高,然后趁热打铁,趁机溜走,收割“韭菜”。
其实在同样比较萧条的经济大环境下,尽管行业所感受到的确实是冷热不均,因此存在结构性行情也正常不过,但如果股市里形成像几年前那样只有中小创股票一枝独秀并用市梦率作孤军奋战,还是应该称为畸形的。就股市整体而言,牛市要出现,需要的行情肯定不是结构性的,而是全面性的。而撇开行情的牛熊问题,成熟而理性的做法,则是选择一家靠谱的上市公司的问题,这一点则是永恒的。林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