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东西打折当然好

(2014-11-19 09:23:16)
标签:

股票

  港股通又显示了股市“叶公好龙”的本色:当事件落实之前,市场“吵+炒”得如火如荼,似乎大家对之很期待,然而当事件落实之后,似乎一夜之间市场即刻偃旗息鼓,大家甚至像叶公一样紧捏“躲”字诀。沪股通第二天的额度仅用不到四成,港股通也依然毫无起色,已经不是一般的“冷”了,如何再给这个事情加温,而不是让其因清淡而渐渐熄火,需要两地交易所共同努力。

  沪港通在理论上存在双赢机会。对交易所来说可以在各方面互相竞争良性发展;对投资者来说,多了资产配置回避单一市场风险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培育全球化眼光打开一扇大门;对企业来说,以后也可以灵活选择上市地点而不影响其“附加”的影响力——笔者认为,企业上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活广告,许多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后却与内地投资者缘悭一面,如果企业产品的目标对象是内地消费者,则在港上市就等于失去这方面的意义。以后沪港通若能通得更彻底,则赴港上市将与内地上市可以在这方面等同。所以,尽管短期看起来确实遇冷,不过笔者坚信这只是暂时现象。

  其实,沪港通遇冷,除了投资者对两地市场交易规则以及投资理念暂时无法适应之外,还有一个是自从“港股直通车”提出以来,两地投资者的“互通”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炒港股在内地已经不是一件什么神秘的事情,不仅著名的投资人士曾在A股陷入低迷时在港股市场那边如鱼得水,一般的投资者也早已拥有港股账户;而另一面则是2013年就已经推出的港澳台居民可以开立A股账户的政策。作为投资者,沪港通虽然方便账户管理(一个账户可以投资两边股市),但有限度的开放(沪股通共有568只个股,港股通标的共有268只个股)让投资选择较为有限,对投资者而言,还不如直接开立股票账户来得更加彻底。

  不管怎样,笔者觉得,沪港通的利好作用是在长远,短期在冷却中也许反而孕育着未来较大的机会。昨日本栏将A+H股票抹平价差的观念认为是短期的一个误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你看中了这种公司,又有机会从另一个市场上以打折的价格买到,同股同权之下,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