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长假后升势持续,长假前的两根阴线所引发的行情结束与否的争论至此被消弭于无形。主流看法基本转多,牛市之声随处可闻。先前顶住市场低迷“压力”提出上涨400点的机构,开始像本栏常常干的那样往自己脸上贴金。有机构见状也开始“上修”A股上涨空间,已有机构提出看高2800点。
还是那句话,尽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在不同心态下解释起来甚至可能树起了“对立面”。我们常举的例子就是,宏观经济不好,可以带来悲观情绪,但也可以带来乐观预期——宏调政策会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所以,对于股市与各种因素的关系,不应过度解读,不是还有一句话说“股市走势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吗?这种很难量化的综合,让我们对股市走势的判断只有忐忑了,而从另外角度去理解,则这又正是股市具有魅力的原因所在。股市是科学还是艺术?至今仍是无法解开的谜团。
本栏这两年来基本放弃对股市具体点位的预测,转而关注市场心理面的博弈,并非只是“滑头”而已,实际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然。心理面虽然也一样地变化莫测,但将心比心,有时还是比较中肯的。对于眼下牛市之说,笔者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因为A股市场历来都是在争论不休的时候,牛熊就在悄悄地转换着的,但其过程复杂且曲折,常常有出乎意料之事发生。上一波牛市,在2005年的大幅动荡中,大家不是也争论不休吗?最后虽然总结出了“2005年反动、2006年反恐、2007年反贪”的年度关键词,但身处期间却是很难做到的(往往因为做不到,一些话才成为经典)。
市场走牛所凭借的理由,眼下主要是沪港通和重要会议,不过,这都存在叶公好龙的可能。因此随着时间的临近,变数的可能性也就会越来越高。只是,就像节前大跌时笔者认为是“多方强弱的试金石”一样,市场走强所凭恃的事件在“见光”后,如若不死,则必有后福。“牛市”的炼成,需要在各种重要的节点上获得应有的考验和印证,才能获得市场的共识。
其实,对于投资人来说,市场牛熊市的争论意义并不大,只要大盘在底部明显企稳了,就是投资好时节,就算还不是遍地黄金,只要能精选个股,赚钱就不是什么问题。2014.10.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