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情还是悠着点好

(2014-08-05 09:32:14)
标签:

股票

  行情的牛劲来得一点也不含糊,周一上证指数再上一个台阶,逼空的意味越发强烈。对当前行情的性质作出明确的判断虽为时尚早,但这样的走法却不免令笔者有点担心:会不会走出2012年12月那一波蓝筹行情的翻版?

  尽管从基本面分析,今时不同往日,但这一次A股会不会因基本面的变化而出现较大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与2012年底的那一波行情相比,眼下的行情无论是在起势上、气势上、节奏上,都属异曲同工。但那次行情最终“过刚易折”,被市场资金的流动性紧张所“扼杀”。

  那波行情出现的时候,“牛市来了”的声音也一样地甚嚣尘上,但谁也没有料到最终却是那么脆弱。其实,就时间点而言,年报业绩浪正可发挥应有的作用呢。而就那时的市场面看,当投资者本已低迷的信心被鼓动起来之后,行情却突然又扭头向下杀跌,这种走法,对市场信心的杀伤力之大难以估量。也正因这样,随后的A股又陷入了一年多的低迷泥沼中,市场资金越来越显现出入不敷出的状态。这个时侯,货币基金却凭风借力,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得疯狂的扩张。

  资金具有逐利本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房地产持续调控,股票市场欲振乏力之下,资金也就选择了至少比银行利息高得多的理财产品,毕竟目前也只有有限的投资工具可供选择。这股风愈演愈烈,最终使得股市的存量资金变成“套死资金”。本栏之前就认为,股市要争夺资金高地,没有赚钱效应是没有优势的,创业板虽在过去一年赚钱效应巨大,但结构性行情的影响力,注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气势恢宏的逼空行情,具有扭转股市过往给人的灰色印象的作用。

  不过,有了2012年底的“教训”,至少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对行情产生将信将疑的感觉也属正常,虽然笔者一开始就认为过早产生“恐高”情绪属于神经质,但经过周一的大涨之后,也不免对后市行情要捏一把汗。

  笔者倒是希望,行情的上涨悠着点,这样才不至于一惊一乍,让市场信心总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中。狂飙式的行情,有毕其功于一役、一步到位之感,其显露的也是一种短线情结。而且,一旦调整来临,很可能又会让人大吃一惊,难以消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