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生能否再次“逆潮流而动?
(2014-08-02 10:30:55)伴随着本周三禾丰牧业的网上发行,一个特定历史的符号性人物张铁生重现于公众面前。新生的一代不一定知道张为何等人物,但老一辈却对“白卷英雄”的时代难以抹去记忆。当然,这一次,张铁生依然是以令人羡慕的身份出现的,他是以即将上市的公司股东的身份,带着即将实现的“亿万富翁”的光环,再度站在历史潮流的浪尖上。
也许我们可以羡慕历史对张铁生的“眷顾”,竟让其总能在适当时候站立潮头;也许我们可以佩服其对潮流的嗅觉,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也许我们还可以为其人生的大起大落喝彩,说句“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不过,本栏对于非只一次的各种名人通过上市的“创富”故事,一直觉得对A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与创富相比,本栏更倾向于使用“集富”这个词,来表达A股许多公司上市之后大小非兑现和高管辞职潮背后隐含的现实“意义”。说实话,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依靠自身积累以及间接融资方式,其发展过程的艰难非常人可以想象。按照证券市场的原理,提供的直接融资方式无疑是创业者的利器。不过,因为发行制度的缺陷,A股上市门槛高企,因而给人的感觉是正好倒了过来。
上市门槛过高,让许多名为“创业”的企业,实际上已经度过了创业期。企业这时候上市,可以用筹集的资金去降低过高的负债、可以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可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可以投资新的项目等等,也就是带领新股东“共同致富”,这是好的一面。然而,这几年更为流行的却是,通过高溢价发行,原始股价格暴增无数倍,“创业”一旦到了上市就变成了“收获期”,股权兑现也就成为谁也无法拒绝的巨大诱惑,而这股潮流,大有将A股带进死胡同的感觉。
未来新股发行制度的目标是注册制,这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药,但良药也需要重要的药引,笔者觉得以目前这种以集富为主要目标的方式,注册制的贸然推出并不可取。只有在发行制度堵住了漏洞,市场以诚信经营为主流并用法治来维护,注册制才可能水到渠成。而这一次张铁生能否以名人效应再来一次“逆潮流而动”,不以兑现股票为第一要务,继续兢兢业业带领小股东一起“创富”?也许可以期待,但无法强求,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