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显露市场有点神经质
(2014-07-30 09:41:11)
标签:
股票 |
指数连涨,A股行情一下子炙手可热起来。而久旱之后,一点甘霖就会让人深感“幸福来得太突然”,甚至有人很快就生出了“恐高症”,对于该进还是该出,不免惶惑起来。其实,对今年以来全球行情进行横向比较,“恐高”就会显得有点“神经质”。数据显示,这一次的“暴涨”,不过让A股改变了一下单靠创业板指挤进股市“世界之林”的状况。截至周二的数据显示,创业板综指今年以来涨幅已逾10%,中小板综指也有7.8%左右的涨幅,仍在领先纳斯达克指数的6.4%,也压过标准普尔(7.06%)和道琼斯指数(2.45%),上证指数经此强劲反弹之后,今年的涨跌幅也终于转正,达3.17%,越过道琼斯,但与其他指数比较,仍显得极为“渺小”。更不要说这几年独自下跌与其他走着牛市的市场产生的巨大落差了。
所以,尽管周二沪指的气势有点强弩之末之感,显示了“恐高症”的普遍存在,但后市调整的空间,估计不会太大,所以周一的上跳缺口有可能成为未来行情的突破性缺口。如此,则这次反弹的级别,至少在中级以上,甚至在经济基本面配合下,演化成“迟来的牛市”也并非不可能。
只是目前市场依然缺乏一个能够一呼百应的领头羊板块,金融股以及一些周期股借助各种题材——交行的混合所有制、宏源证券的并购题材、各地房地产的纷纷松绑、逐渐热络起来的各地国企改革等,指数走势虽猛但持续力仍让人有所怀疑。笔者相信大盘股(所谓的蓝筹股)确实有价值回归的需要,但长期而言可能会被成长性的欠缺,以及一些行业如金融地产等存在行业调控方面的不明朗因素缚住手脚,一旦价值回归行情已到位,再靠着“价值”大旗上涨就有点难度。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未来仍需要在新兴产业中努力寻宝,真正的蓝筹也许就诞生在他们之中。
笔者认为,只要接下来两市的日成交量能保持在3000亿元以上,那么,A股之前的那种闷局就会被打破,精选个股参与炒作是投资者当下的急务。至于能否转变为牛市,则须观察是否有持续性的领头行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