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变幻让人疲于奔命
(2014-07-23 09:42:36)
标签:
股票 |
当然,这样说二级市场,指的是整体性的。自2012年12月那波“蓝筹股”脉冲行情之后,结构性行情一直就在A股市场中不断演进着。虽然市场资金从“蓝筹股”撤出之后,“蓝筹股”就再也没有什么出人意表的表现,但市场对中小盘股的挖掘却是越来越深,不管业绩和成长性如何,所有中小盘股几乎在最后都被轮流炒了个遍。
就概念题材而言,A股似乎从来都不稀缺,而且一会儿是炒区域性的“地图”,一会儿是炒行业里的振兴,炒作炮火可谓是既密集又有交集。且还能针对市场的“审美疲劳”推陈出新,不断变换和细化。比如传统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大消费等等,虽也曾有风光的时候,但因概念大而无当加大了炒作难度;后来的美丽中国、智慧城市、PM2.5、上海自贸区等等,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前两个就涉及众多公司,难以长期形成协作效应,后者相对比较集中,炒作起来就气势如虹。所以,如今的航天军工、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信息技术、养老概念等等,几乎都是在一个大的概念下再细化出题材,如航天军工概念,就又细分出大飞机、无人机、卫星导航、军工改制等等大小题材,炒作的针对性强了,范围也缩窄了,市场看起来也就更加热闹了。
不过,结构性的热闹难以掩盖市场的整体弱势。投机性炒作确实有利于活跃市场气氛,但陷入这一泥沼却容易让市场参与者最终疲于奔命。眼下新股发行抽离资金,让二级市场动荡不安,依靠题材实非长久之计。毕竟,这种市场格局下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能持有一路上涨的股票,还能认购新股并中签)的应对办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