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民后继乏人?
(2014-07-21 09:29:31)
标签:
股票 |
7月份过去了三分之二,A股行情起色不大,“七翻身”并无显著迹象。截至本周,沪指本月只在2033至2059间窄幅波动,而原先的领头羊创业板指则出现大跌,本月已跌逾7%。在基本面倾向于回暖,A股“政策底”相对扎实的情况下,行情的无力感依然难以改变,有人怪罪于新股发行乱象不除,有人迁怒于股指期货做空主力的固执……不一而足。
放眼全球,A股看起来“物美价廉”,但就是跑不赢那些“泡沫”颇高的股市(有专家在提醒美股泡沫)。这其中的症结,到底还是投资者的信心。信心不振,资金不来,股市依靠存量资金的腾挪,当然只能是在“结构性行情”中打转。
最近有人对A股股民的后继乏人担忧起来,说是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股民主要集中在40~50岁这个区间,在2008~2010年间,年龄在20岁以下的股民基本上有60万人左右,而到了2011年减少到54万人,2012年进一步减少到34万人,2013年只有22万人。这似乎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将股市作为实现“财务自由”的投资场所。
这种说法不一定“科学”,就像现在场外资金不愿进场,并不代表其永不进场一样。A股市场的特性,就是牛头昂扬的时候,就会“誓不低头”;但牛头低低的时候,任你拉任你拽任你牵,它都是低头不语。这是散户占比较高的投机单边市使然。虽然现在A股已非单边市,但股指期货的有限度开放,导致了散户避险工具的缺失,以及机构的翻手云覆手雨,因而散户唯有出局观望,才有可能避开熊市折磨,获得收益。我们常说的“不见兔子不撒鹰”,其实是大量资深散户的经验之谈,在A股仍无迹象走强的情况下,大量资金囤积场外(这两年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成了这些资金的集散地),等待市场走好再入场,已成常识。
所以,一旦牛市启动,相信包括年轻人在内的股民都会踊跃入场,后继乏人不会成为问题。而有了新鲜血液,存量资金才不至于一直尴尬下去。问题只是,在眼下股市改革进展缓慢,甚至像新股发行那样越改感觉越乱的情况下,这样的愿景,似乎暂难见到。大家也就只能寄望于经济复苏,享受一下经济由萧条走向繁荣投射于A股的“盛宴”,当然,这样的“盛宴”,并未脱得开投机。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