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指不是罪魁祸首

(2014-05-22 11:40:30)
标签:

股票

    “利好”不断,但沪指2000点的黏性十足,黏得指数想要向前却迈不开脚步。A股长期深陷在梦魇中,个中原因,实际上市场早已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综合诊断”,大而化之的共识,就是“制度缺陷”。只是,制度若非“推倒重来”,改起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也正是大家预期中的“改革红利”,总让人感觉似有实无、似无又有的原因。

  市场在诸多“利好”之下表现如此差劲,导致了抱怨的“火力”再一次集中到了股指期货上,因为近段股指反弹,股指期货的空军力量却趁机加仓,导致期现贴水越来越严重。股指期货在许多市场中都具有先行指标的意义,空方力量占据绝对优势,现货的未来走向也就堪忧。

  众所周知,近年来将股指期货当成股市低迷罪魁祸首的,不在少数。不论是光大证券事件之前,还是之后,一直就没有断过这样的抱怨声。笔者对此一直不愿苟同,但也认为股指期货在制度设计上确实存在明显的缺陷,即设置进入的门槛,人为割裂其“使用价值”,造成投资者待遇上的不公。这属于监管层“好心办坏事”的一种:怕中小投资者承担不了这种风险,所以禁止其参与,殊不知这一做法,是将他们利用期指对冲风险的权利剥夺了,机构正好可以利用其做空的机会,蚕食中小投资者做多的资金。

  实际上,真正的市场化应该是,充分考虑各种投资主体的权利,设计所有投资者都能参与的方案(比如股指期货交易的小型化),充分揭示参与股指期货的好处和可能的巨大风险,让愿意参与者树立“愿赌服输”的意识。掩耳盗铃式的禁止,如今看来,实际上非但没有让其躲开风险,反而令其陷入到更大的风险之中。

  股指期货原是因应A股以往过度波动导致的投资者市值大起大落而生的“避险”工具,就原理而言,其威力不可能大到能够阻止A股行情走好的地步。所以笔者对于舆论上叫喊“严禁恶意看空做空者”,总感觉有点滑稽。说真的,“恶意”之说,谁能认定?若是操纵,则直接大法伺候,还用得着客气地“严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