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0属于细枝末节

(2014-05-23 10:33:19)
标签:

股票

       在2000点一线,监管层发布的“利好”越来越多,“T+0”被再度提起,大概也是因为市场需要。而在市场“利好”频出之外,宏观经济数据也及时向市场“示好”:汇丰公布的5月PMI初值回升到了49.7,创出5个月新高。在官方PMI企稳并缓慢回升3个月之后,汇丰PMI“大幅拉升”,加深了经济正在回暖的印象。这应该是股市更有价值的“利好”,不过A股行情却没能趁势而上,在60日线压力前,投资者反而逢高减磅。

  T+0再度被提起,是因为上交所近日发布的《沪市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里,提到蓝筹股投资价值正在凸显,但仍然需要来自包括“T+0”在内的机制改革来推动。本栏至今仍认为T+0并非什么有意义的“利好”,除非在T+0制度推出之际,股指期货等具有做空意义的衍生产品能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开放——可进行小型化设计,让中小投资者也具备避险与套利的可能,否则这就又是一种新的不公,偏激点说,就是“这是将中小投资者赶走的节奏”。而且,既然要实施T+0,就不应该只针对某一部分上市公司,而应该全场一视同仁。

  也许又有人会说,有限度的开放,市场的过度波动才可控。试一试,有好处就推而广之,见势不妙就赶紧收档,损失也不至于太大——这正是我们一贯的思维。貌似监管层考虑周到,细心呵护着弱势的投资者,实际上却让市场的投资者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在客观上制造出诸多不公。港股一直实施T+0交易制度,各种衍生工具也非常发达,却也未见有多少控制不了的迹象,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不管什么样的交易制度,都并非只有优势而无劣势,也并非只有劣势而无优势。市场的过度波动,也不可能因为市场实施T+0制度而放大;而个股的投资价值,更不可能因为T+0制度而增强。 维持好市场秩序,其实最为重要的是法治以及执法力度,其他的改变,都只是些细枝末节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穷和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