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融资本应是一对“恋人”

(2014-04-21 15:00:27)
标签:

股票

   28家公司上周五晚11点半之后密集在证监会网站进行预披露, IPO重启这次算是真正来临了(年初只不过是解决“历史遗留”),此举被市场不少人怒斥为与2007年5月29日半夜财政部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半夜鸡叫”具有一样的恶劣性质。笔者倒觉得这有点言过其实。在股市欲振乏力情况下,监管层不顾市场情绪强行推行IPO,犯众怒应是预料中事,问题的关键是犯众怒之后,有没有更好的措施来抚平市场情绪,让IPO成为真正的IPO。如果接下来的IPO秉承的依然是过往的圈钱为主的行动,那么,这一动作将不仅仅只是犯众怒这么简单。

  IPO是股市投资者无法“抵抗”的一项基本功能,而之所以在A股却变成了投资最为敏感的关键词,在于这几年的IPO走上了歧路。在市场化名义下,IPO的“三高”难以遏制,且大多企业上市之后的一系列丑恶表演令人齿冷:“风靡一时”的高管辞职、大股东和高管解禁股兑现、企业经营业绩频频变脸……股市上演的是活生生的集富活剧,而这一切均是在“合法”的外衣下的不太合理的行为。今年初有所修改的IPO新政(特别是市值配售+事先缴款),不仅不能堵住这些不合理的漏洞,反而令事态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投资更是股市不应忽略的一项基本功能。但是,面对如此众多“强取豪夺”(IPO之后还有没完没了的再融资)的企业,投资者实在难以展开正常的投资行动。一方面是企业的圈钱欲望是个无底洞,所谓“一息善存圈钱不止”;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制度上的真正保护,至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侵权行为依然没有简单易行且顺畅的渠道可以维权。作为股市里最大的输家,除了用脚投票之外,实在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而A股投机风盛行,正是投资者无法正常投资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理性”策略。

  一般来说,股市里投资和融资双方是相得益彰的一对“恋人”,而不是天然对立的一对矛盾。一方将闲钱交给对方,看重的是对方的经营能力能带来更好的长期回报;一方募集社会闲散资金,为的是将现有企业做大做强,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这一股市本源,在A股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被异化。

  所以,就本色而言,企业IPO之后,其实只是开始,而不是终结。如果新一轮IPO重启之后,无法让高管和大股东认识到这一点,控制住自己暴富之后的兑现冲动,则未来的A股,仍没有多少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