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度投机如何“围堵”?
(2014-04-03 09:58:36)
标签:
股票 |
A股投机风的形成,往大了说,是对投资者保护不力的必然结果;往中了说,是市场制度缺陷所致;往小了说,是投资者一夜暴富心态的集中反映。本栏以前也说过,在1998年之前,炒作风虽也盛行,但大多时候还是拿业绩当“胡萝卜”的。如今则似乎连这个也可以放诸“天外”,换之以“热门题材”,股价的高低,仿佛也有“干得好不如生(嫁)得好”的意思。为股东赚的钱再多,生在传统行业,也乏人问津;而即使喜欢画饼,只要是属于新兴行业中,也能获得青睐。这样的投资理念,不免有点舍本逐末的意味。
投资者保护不力的例子,俯拾皆是。最近的可以拿IPO重启说一说,用市值配售、须现金参与、俩交易所市值分割,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组合拳”一方面防止中小投资者资金从二级市场抽离,同时只是给你中签希望而实际效果却与中彩无异,而且,现金参与还让冻结资金的利息落入发行人手中,可谓让其好处占全。如果股市上涨,投资者市值不跌,也许尚可无伤大雅;股市下跌,持仓市值缩水,加上中签艰难,中小投资者似乎就是被困在笼子里任人抽取胆汁的熊。
至于制度缺陷,已经说了很多,比如退市制度和分红制度。前者发挥的是堵作用,后者则可以发挥围的作用。企业只要上市,就不会退市,即使烂到揭不开锅,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重组”来补救,这背后的语言,就是敢博“就有摩托”(而且确实总是有),最终也就扭曲投资理念了。所以,只有不给这些公司任何机会,且不再扭扭捏捏地给予“披星戴帽”的宽限期,才有可能震慑住这里面的投机人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