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寄望监管层改变心态

(2014-03-07 16:34:24)
标签:

股票

    去年市场对经济复苏和改革红利充满了期盼,而后来股指欲振乏力、全年收跌也主要是这样的预期落了空。今年,投资者对A股行情的寄望依然在此。不过,由于政府在施政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惟GDP马首是瞻的习惯,因而对于经济的波动采取相对市场化的调控态度,经济调整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复苏也将显得较为缓慢和反复。

  因而,今年对于行情较为关键的,可能是在改革红利这一块。目前市场正是围绕政策红利的思路,大炒特炒新兴行业的股票,而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则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但当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高高在上后,“红利”其实早已被透支,由此使得题材的推动力开始如强弩之末。虽然笔者也认同A股真正的蓝筹股有可能从这些小盘股中产生的观点,但毕竟蓝筹稀缺,因此从投资角度而言,有点恐高情结可能更加稳妥一些。另一方面,如果A股市场是正常的,那么长期只靠着一类个股“包打天下”,行情将毫无持续性可言,市场发展自然也将不可持续。

  2月底,上证所公布了今年的工作重点,“继续实施蓝筹股市场战略,努力做大做强做活蓝筹股市场”被列为首要工作任务,市场为此“欢欣鼓舞”了好几天。笔者也觉得未来A股行情的希望在这里,因为随着蓝筹战略的实施,“红利”将会释出……然而,两会期间却又听到了上证所“正在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的消息,这就又不免让笔者的心里打起了鼓。

  上证所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毕竟从IPO角度看,市场低迷时要推出大型公司困难重重。市场规模的扩张,也就暂时由深市独美。不过,A股的改革之刀,其实更应该挥向沉疴之地。笔者甚至理想化地认为,应该像各地停止盲目追求GDP一样,监管层应停下对IPO扩容的“政绩”偏好,将现有市场的各项制度进行全面的清洗并系统化地重建,让股市的分数尽早及格(肖钢日前称,如果实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100分,则目前我国市场、制度和法律基础的打分“大概在50分以下”)并向优等生看齐。

  上证所既然要“大力”发展蓝筹,首要的任务当然应该让蓝筹公司恢复本色:不仅能长期保持业绩优良、回报丰厚,而且能诚信经营、治理结构先进、信披规范,能让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具有黏性。这里若能成为投资乐土,则比深市疯狂扩容却百病缠身,具有更“伟大”的成就。若总想别出心裁,一会儿国际板,一会儿新兴板,紧盯投资者腰包,估计最终只会将本就不多的投资者赶跑。

  毫无疑问,这样的“改革创新”,并不符合市场预期。而监管层如此心态,也势必让改革红利云云,最终像去年一样,似有实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