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二级市场不应长期脱节

(2014-01-13 21:25:55)
标签:

股票

 

    新股重启才刚开始,A股市场就显露出“崩溃”的苗头,即使证监会在周日晚间出台了被称为“打补丁”的《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并有5只拟于周二发行的新股迅速作出暂缓的反应,似乎也没能减轻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恐慌情绪。
    新股重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超越事件本身。我们常常感叹A股是一个博弈精神严重缺失的市场,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窥见一斑。作为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即使早已意料到2014年新股即将重启,也断然料不到重启会以如此拙劣的方式登场。在复杂的“制度”安排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申购过程之后,投资者终于醒悟过来:市值的束缚和中签的艰难,其实就是要将打新者按在地下,然后拼命抽血,直至抽完为止……
    “市场化”的新股发行方式,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成功的。至少,作为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他也会从成熟市场那里得到一种印象——那就是我们说过的“市场化的方式一目了然,市场走熊时IPO自会减少,市场走牛时IPO自会增加”。而我们目前是一二级市场基本脱节:一级市场热络非凡,二级市场长年冷清。这样的强烈对比,暴露的是A股一直以来的痼疾:重圈钱轻投资。
    只要IPO闸门一开,新股就会源源不断涌来:有条件的要上,无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之所以形成如此格局,全因这里有太多的利益。在A股还没能形成一个跟二级市场紧密对接的一级市场的情况下,所谓的“市场化”其实一直都只是个伪命题。作为发行人,利益最大化当然最好是“三高”发行;作为中介,也在“利益最大化”的压力下不可能站在一盘散沙的投资者那边去尽量压低“客户”(发行人)的要求,这种局面下如果不对这些新股发行中的得益者进行强而有力的约束,反而还以市值配售的名义防止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逃跑”,这明显就是监管之力用错了方向,或者可以说是“柿子专拣软的捏”,其最终结果就是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的A股市场。
    新股发行本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企业诚信发布信息发行价格随行就市、监管层把握好发行节奏并对违规者严加监管、努力维护二级市场发展保护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然而,就目前来看,良性循环于A股而言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