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投资需要制度保障

(2013-12-12 10:34:10)
标签:

股票

 市场对上证指数2270点依然心生恐惧,9月份创下的这个高点,是伴随着量能的放大的,所以只有用更大的放量才能消化掉这一压力。

  而近期市场的缩量也就埋下了股指“上下皆有可能”的隐语,周三下跌只不过是其中一种选择,并不意味着自2078点以来的反弹已经结束,只是二八行情的跷跷板效应,显示了行情依然在旧有的投机格局中运行。

  对于A股的投机性质,本栏已不断探讨。说真的,A股对经济的晴雨表作用几乎从来都没怎么发挥过的原因,正在于这种投机风气盛行导致的结果。而投机风盛,最大的原因不在于投资者自身(散户化并非主要原因,大力提倡机构投资者不见得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而是股市的制度。作为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不管你如何引经据典去教育他要投资不要投机,如果他怎么做都是亏钱的,这个“教育”将注定失败,这是浅显不过的道理,这也是笔者认为投资者如今的投机心态,也饱含着其被市场不断“教育”后的理性成分的原因。

  扭转A股目前的这种风气,也只能从制度上开始。上市公司的诚信经营、信息透明化、强化回报股东是最为核心的东西。目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分析,为何总有盲人摸象的感觉?一方面也许确实是专业知识不够,另一方面却是上市公司成了个谜团无法解开。有人甚至开玩笑说,估计不少公司的老总,也不一定能清楚公司运作的现状。因为许多公司一旦上市,就开始借助募集资金“大兴土木”,一个一个项目做下去,最后就乱成一团。当“投资饥渴症”暂时得到了满足,而投进去的项目却收效甚微时,上市公司却还能借助透明度的不足,在外表上装得“身光颈靓”,不明就里者,就容易上当了。

  我们曾经提及股价的同向波动率指标,反映的正是市场对上市公司难以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由于信息不透明,上市公司业绩又常变脸,A股一波行情下来,基本良莠不分,齐涨共跌。这一点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有所改变,但创业板这一波行情却尽显这个特点,虽然预期的分化不可避免,但目前尚未发生。

  从投机盛行转到投资为主导,需要制度上的综合考量和全方位设计,否则,股市的功能,就只能继续停留只重筹资的“乱砍乱伐不顾生态”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少去追逐浪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