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惜调整中的机会

(2013-10-29 10:09:26)
标签:

股票

    这一次的调整,看起来似乎是动真格的。不过,在创业板指于关键的60日均线前止步回稳的情况下,周一上证指数也开始在60日均线之下来回挣扎,收出一根具有企稳性质的阴十字星。这次调整能否如本栏期望的那样尽快结束,不至于最终让A股又人走茶凉?

  笔者认为这需要相应的条件的配合:小的方面看,是市场格局必须有所改变,今年以来的“投机”格局,基本完成了其聚集和活跃市场人气的“历史使命”,市场行情要深化且更长久地发展,就必须开始转向低估的蓝筹股,否则依靠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短线炒作,最终只能将不“好赌”的人给吓跑。大的方面看,则是改革红利还必须进一步释放,不仅是整个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还有A股本身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必须同步跟上。而最为重要的当属监管思路应向中小投资者着力:不一定是倾斜,只要将之前倾斜于筹资者的天平扶正,就已经善莫大焉。这是能否让投资者信任市场并继续留在市场的根本。

  说真的,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逐步扩散,人气渐渐积聚,但如果市场不能给予价值投资者以回报,总是处在听风就是雨的低级炒作阶段,A股要走上长期牛市,将是永远都属于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A股启动投资者教育多少年了?笔者的印象是从1998年A股转入庄股时代巅峰阶段时就开始了,然而至今“主题投资”的方式明显仍是市场主流,包括年年提倡的大力发展的机构投资者也都乐此不疲。这是教育的失败,还是真的习惯使然?

  投资者教育确实重要,但教育并非是让投资者建立理性的最重要因素,比如说投资要投蓝筹股,然而A股的事实是,一旦成了蓝筹股,要取得超额收益就很难。特别是这几年的表现,更让人只有嗤之以鼻。笔者认为,真正的理性来自于市场博弈,一套由此形成的投资方法才是个人理性的真谛。也就是说,这是被市场教育出来的“理性”。可见,在教育的同时,市场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减到最小,才能算是一种“理性”的教育。

  如今行情不稳、热点变幻莫测,上市公司业绩更是想象中很美、看起来很丑的东西,要大家价值投资确也有点牛不吃水强按头的意味。不过,如果看远一点,成长且绩优的股票,还是有很多被这次调整给“泥沙俱下”了,这就是调整中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