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限购“松动”只是矫枉过正

(2013-08-15 12:12:02)
标签:

财经

“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有所松动”,这是去年以来不时发生的事情。当然,这种松动不是全局性的,并非调控政策的“号令”,而是个别城市对“政策底线”的试探性动作。这种“自选动作”出于什么原因不言自明,不过前几次的结局都不“完美”,有些地方甚至落下“朝令夕改”的骂名。

不过,谁都明白,“三限”政策(限贷、限价、限购)本是权宜之计。限贷让资金紧缺者无法入市,限价让供给方不能提价从而抑制价格上涨,限购则直接大幅削减市场需求,这些行政手段均是从供需两面对市场进行强力干预。可能在发挥临时的作用的同时也出现损害市场正常发展的副作用。

而从市场角度看,强压政策如果收效甚微,反而会变成在向市场发出强烈的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因而在其他投资渠道不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限贷反而让一些资金宽裕者入市,限价则让供给方因未来不确定而减少供给、或让有实力的供给方捂盘惜售,限购虽可能效果最好,但又因购房者的诸多“对策”而造成额外的社会问题。

房地产市场经过10年来的严厉调控,许多问题最终浮出水面,也给调控决策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期关于长效机制的讨论,不少看法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桥枉过正,包括温州等地的调控“松动”,实际上也在遵循这一原则,因为这些城市的限购政策,远比“国策”来得更加严厉(国策两套以上限购,而温州等则第二套就限购),所谓“松动”,也只是向“国策”回归而已。

大众对“松动”的第一反应是房价可能又要迎来一波涨势。笔者认为未必,如果未来在逐步放松行政手段调控的同时,出台围绕房产税为中心进行的综合配套改革政策,逐步建立起一套市场能发挥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调控长效机制,则继续想购房进行投机者,会否遭遇来自重税的狙击,是个值得掂量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