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板行情终于有点爆发迹象的时候,创业板果然逆势而动。周一上证指数一举攻上了2100点的整数关口,上涨了2.39%;此时的创业板指却阴跌了0.91%,虽然原有的上升趋势并未改变,但如此走势还是让市场看到其前期过度上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相对于前期的暴涨,创业板将展开一定程度的调整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不过,如果从周一的涨跌幅榜上看,创业板其实并没有跌停个股,涨停个股倒有6只。从盘面得到的印象是,如果主板能够就此展开升势,则后市创业板可能以分化的形式进行强势调整,甚至可能很快结束调整。
不过笔者觉得,一旦真的调整来了,“屋漏偏遇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之类的古语就可能会有所体现。如今光从系统性的影响因素上看,就有管理层正在研究创业板再融资,国务院办公厅周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就要求适当放宽创业板市场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尽快启动上市小微企业再融资;还有就是众所周知大小限解禁洪峰来临的问题。这两大问题导致的创业板对市场资金的需求,实在较难估量。
而主板的启动,会否对创业板的调整形成强而有力的支撑,可以封杀其下行空间,还是反过来加速资金从这一高涨的板块撤离去追逐主板的投机机会?即使创业板稍微调整之后还能继续原有的速率上涨,其需要的资金,是否又需要从主板那边抢回来,还是到时会有新的增量资金驰援?这些都是眼下难以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
本栏上半年曾经希望A股的“二八”跷跷板现象能演变成“二八大合唱”,但今年以来两者合唱的演练机会似乎并不多见,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足见市场资金面的捉襟见肘。所以,启动再融资对创业板行情究竟是好是坏,就资金面而言一目了然。
但其实对再融资一棍子打死也是不对的,如果融资的是一个真正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作为投资者当然是应该大力支持的,这确实是分享企业“经营硕果”的最好途径。问题在于,在信披制度并不完善且事后监督惩戒措施并不得力的情况下,上市企业为了“圈钱”而投机取巧之风难以被有效抑制,投资者很难将真币从劣币中辨别出来。融资之后变脸的事,过去更是司空见惯,长而久之,难免会影响投资者情绪。
加载中,请稍候......